Patagonia 名氣響亮,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的南端,橫跨智利和阿根廷。因來自安地斯山的冰山和冰原融化形成河流切過山脈往東流入大西洋,形成了許多天然的壯麗美景,其中又以智利境內的百內國家公園( 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 ),阿根廷境內的冰川公國(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ers) 和菲茨羅伊峰(Monte Fitz Roy )最為有名。

     我們此行以健行走 W Trail 為主,先飛到北美德州休士頓,再轉飛智利首都 Santiago待上一晚,然後飛到迷人的 Puerto Natales 待上一天,接著搭巴士到百內國家公園展開為期四天的 W 步道健走,行程最後在阿根廷境內結束。

 旅行日期 : 02/25/2024-03/07/2024 -總共12天

 第一天-智利首都聖地牙哥(Santiego)

 住宿@ Renaissance Santiago Hotel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從休士頓往聖地牙哥的飛機上可以看到南美安地斯山極為壯觀的冰蓋,我坐的位置靠右邊,若坐在左邊可以看到極為壯麗的山群。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我們在聖地牙哥只停留半天的時間,所以就來個市區的半日遊。城市大部份區域都可以看到安地斯山脈。市區內有許多歐洲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公園綠地也不少。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La Mar Seafood Restaurant, 是當地人介紹的海鮮餐廳,菜色一級棒,都是以當地新鮮的漁獲為主,價格也很親民,愛好美食者千萬別錯過。https://www.lamarcebicheria.com/es/Santiago-de-Chile

第二天-搭機從聖地牙哥飛行 Puerto  Natales -納塔萊斯港停留一晚。

 夜宿@ Hotel Costaustralis

   小巴載著我們從機場到旅館途中就看到美麗的最後希望峽灣( Ultima Eperanza Fjord )-Last Hope Sound . 我們將從這裡搭巴士進入百內公園,並在走完 W Trail 後再回到此, 行李可寄存在旅館內。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可以沿著峽灣的海濱步道往兩個不同的方向走,不管日出或夕陽都超級精彩,即使雲霧瀰漫也不減其丰采。因為飛機是一大早到達,所以我們下午就去走了一條步道,先小練一下身手。

@ Sofia Lake Viewpoint Loop via Milodon -全長7.2公里,上升高度 291公尺。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這條步道是在私人土地上,所以每人需要繳交約$10.5美金。山路並不難走,到了 Viewpoint 可以俯瞰 Lake Sophia, 附近的峭壁也可攀岩,更是 Condor -安地斯秃鷹的棲息地,風大時,秃鷹就出來飛翔,我們看到大概三隻。這裡也有不少洞穴有著古原住民居住所留下的壁畫。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Restaurant Cormoran, 也是當地人介紹的餐廳,有著極棒的窗景。食物仍以海鮮為主,還有當地的烤燉羊肉,無肉不歡者一定會很喜歡。https://www.cormorandelasrocas.com/

第三天-From Puerto Natales to Torres del Paine.

住宿 @ Refugio Torre Central -六人一間。

 今天搭巴士進入百內國家公園,準備正式好好的來走 W 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超幸運的在路上就看到了可愛的 Guanaco -羊駝。有夠呆萌🤩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百內國家公園入口處,要先驗證。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我們今明兩天的山莊- Refugio Torre Central 有著超棒的景,可以看到有名的 Los Torres-百內塔。即使在山莊內,日出日落也超級精彩。

第四天-Hike from Refugio Torre Central to the Base of Paine Massif , 也是整個 W Trail 的第一天。

來回 17.6公里,爬升高850公尺,約9個小時。也是在這四天健行中唯一不需負重爬山的,只需帶當天的必需品,沿路也有補水處。我建議我們一樣從東向西走 W 會輕鬆很多,若從西向東走,真會從頭累到尾。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以上的登山圖是我們用 All Trails App 所記錄四天的 W Trail 的健行長度,爬升高度和所有花費的時間。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從山莊走到 Las Torres Hostel 會看到一個指標,往右邊就是去 Base of Paine Massif,左邊就是走 W 第二天的方向。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前面六公里沒有太大的難度,沿著 Ascencio River 來到風最大的 Windy Pass, 真的被吹到有點站不穩。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最後這兩公里因攀升高度較高也陡,所以也是最困難的一段。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美景就是留給肯吃苦的人看的!!行前看了不少旅者的遊記,都說這裡的天氣難測,我們是超級幸運的可以看到清澈見底又呈現寶藍色的湖水。雖然風大了些,無法拍到倒影,但仍超開心的。

這三座矗立在此的花崗岩山峯就是 Las Torres-Towers-塔的意思,由左到右是南塔,中塔和北塔。今天天氣好,早上有一群登山客凌晨兩三點就從山莊出發到湖邊看日出映在山峯必反射到湖景的絕佳景色,超級棒的 !我們也在湖邊配著景慢慢享受著午餐,人生實在是太美好了!!!

第五天,也是 W Trai 的第二天-From Refugio Torre Central to Los Cuernos, 住宿 Refugio Frances.

長度-11KM, 上升高度108公尺,約5-6個小時。

接下來的三天要背著全部家當和午餐走完全程,所以非必要物品請別攜帶,以保持體力。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今天又是個大晴天,一出發的景就超美,山徑是當地俗稱 Mother's- in -Law's Pillow 的植披植物,很特別但帶刺,一垞一垞的,顏色十分翠綠。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基本上今天的行程先到達 Monte Almirante Nieto 山脚下,然後繞著 Lake Nordenskjöld 前近到 Refugio Los Frances. 因為天氣好,湖水顏色也特漂亮。

終於有機會下到湖面,大家玩起了打水漂兒,原來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呀!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Refugio Los Frances 就座落在湖畔。

第六天,W 步道第三天-From  Los Cuernos - The French Valley - Refugio Paine Grande  .

步道總長約 17公里,上升高度 60 M, 約走8個小時。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Refugio Frances, 一大早又出了大景!!日出先從湖面冉冉上升,染橘了原本該是寶藍色的湖面。慶幸今日夠捧場的雲層,在這場日出秀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愛拍大自然的攝友都知道,沒有雲的天空是死的。慢慢的,光線射在附近的山頭上,又是另一埸令人摒息的大秀呀!!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Campamento Italiano, 走了約倆個多小時,先將大背包放下,然後輕装上French Valley. 因 French Valley 氣候多變,所以雨衣雨褲仍需攜帶。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又走了約兩個小時,終於來到了French Valley 的 Lookout Point, 這是個很棒的觀景點。住後可看到 Lake Nordenskjöld.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正前是躲在雲霧中的 Paine Grande- Big Paine Mountain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百內角-Los Cuernos .接著就繼續往下走到 Campamento Italiano,拿回大背包,往今天住宿地 Refugio Paine Grande 前進。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终於在今日見識了Patagonia 多變的氣候,突然颳風又下雨,就在強風大雨中走了一段,我們今晚的住宿地  Refugio Paine Grande 也到了。

 第七天,W 步道最後一天- From Refugio Paine Grande -Grey Lodge - 搭船遊 Grey Glacier -El Calafate 

 步道總長 10.2公里,上升高度 729 公尺,約走5小時。這一段不好走😆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Refugio Paine Grande, 早上放晴了,终於又看見美麗的日出。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每天走步道看大自然美景,是超幸福的一件事。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哇,看到了 Grey Glacier 了 !!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接著要搭事先已訂好的渡輪先遊 Loga Grey 欣賞 Grey Glacier. Grey Glacier 是南 Patagonia 冰原的一部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渡輪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壯觀的冰川。隨後停在格雷冰原附近的停車場,然後我們就搭乘小巴再回到 Puerto Natales 住宿一晚,拿回大行李,準備往下個目的出發。

第八天-  From Puerto Natales to El Calafate

住宿@Hotel Kosten Aike-兩晚

經過四天走了近68公里的爬山行程,今天搭巴士到 El Calafate , 準備好好的欣賞位於阿根廷境內的 Perito Moreno Glacier ,並且上冰川健行。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上圖是巴士先帶我們到智利辦理離境手續,然後再進入阿根廷辦理入境手續。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El Calafate, 這是座迷人的小鎮,名字來自 Patagonia 裡很常見會結出像黑莓般的小灌木,現在是一個通往各處的重要旅遊處。街上有許多商店販賣著在阿根廷很流行的飲料包裝- Mate ,容器以及鐵製像煙斗濾器的吸管。Mate-瑪黛茶是用巴拉圭冬青屬的一種植物的葉子,將其乾燥後碾碎放入特製容器加入熱水所泡成的茶飲。-般容器內都是用乾燥的南瓜為底,再以皮革包褢外層保温。瑪黛茶有降低高血壓,緩和糖尿病等作用。會對咖啡因過敏者,建議别在午後飲用,不然晚上會精神亢奮睡不著😆😂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在鎮上有許多像這種的燒烤店,超澎湃的。阿根廷畜牧業發達,牛肉和羊肉很有名,我們選了一家在最熱鬧街上的餐廳試試,哇,果真棒 !! 我們點的是混合燒烤四人份,超大的。有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雞肝,血腸,香腸,粉腸和大小腸。這裡是肉食者的天堂呀。

第九天-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冰河國家公園 -Perito Moreno Glacier Trekking -佩里托莫雷諾冰河健行

上午先搭巴士到冰川附近遠眺冰川奇景,下午再到碼頭搭渡輪上冰川健行。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從巴士上看到的景色。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附近建有便於遊客賞景的步道,可以在較近的欣賞到冰川的南側和東側邊緣。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我們在此聽到無數次冰塊撞擊的轟鳴聲,也看到為數不少散佈在湖面上的冰塊。

在步道上欣賞完冰川的景色後,我們轉往湖邊準備搭渡輪遊湖賞冰川,並参加健行團上冰川。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船下面都是空的,有利船的前進。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整個行程看到的冰川實在是太震撼了。比之前的 Grey Glacier 更值得一遊。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到了目的地,還得走上一段路才能上得了冰川。遠處可以看到不少團體已在冰川上了。要上冰川一定要参加團,不開放給私人旅遊。當船到達時,會有人帶領,先將背包放在休息區,再走到穿冰爪的地方,會有專人幫4元將冰爪牢牢的穿上,以免鬆脱,並帶上安全帽。等一切準備就緒,就出發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今天天氣也超好,我們足足在上面走了近兩個小時,超過癮的,真是太棒的體驗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最後來用一杯從冰川鑿下來的冰塊配上酒齡六年的威士忌酒,好好的慶祝這次美好的健行。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回到休息處拿了背包,無意間看到了好多結滿果實的 Calafate .

 第十天-From El Calafate to El Chalten 

住宿@ Cabanas El Puesto Sur-兩晚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從El Calafate 到 El Chalten 車程约三小時,沿路看到超多的羊駝。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一路上大山大水,景色超壯麗 !!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快要到達 El Chalten 時可以看到這連綿的山峯,就是有名的 Fitz Roy 群峯,照片中間最高的山峯就是 Fitz Roy .美國有名的運動品牌-Patagonia 的 logo 就是以這群山創造出來的,想必當時的設計者也被這美景所震輒。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好快樂的我們呀,哈哈。能夠欣賞到世界級的美景,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坐了整天的車,下午就來段小健行-Laguna Capri Trek .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在叢林中走近一個多小時後會看到開闊的 Del Las Vueltas 河谷。河水來自 MT. Fitz Roy 山群,因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所以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輒人的寶藍色。我們去的季節是夏末,所以山中樹葉也出現些顏色,再過三個星期來,絕對是更迷人。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叢林裡面有不少鳥類,我們很幸運的在近距離看到一對正在捕食的啄木鳥,那啄木速度之快看得我頭都暈了。後來才知道原來牠們小小的頭部裡有避震機制,啊,造物者或者是物種演化過程太神奇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花了兩個多小時(包括賞鳥休息時間)终於來到 Laguna Capri 湖畔。天氣好又無風時這裡是欣賞 MT. Fitz Roy 群山的地方。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回程也可以看到座落於群山又有河流環抱的 El Chalten. 

第十一天-El Chalten 

早上-Trekking in the Patagonia Steppe (Estepa Patagonia),El Chalten -在百塔哥尼亞大草原健行。

下午-Short Trekking to Chorrillo del Salto-Chorrillo del Salto 瀑布小健行

我們連續幾日健行,因體力因素決定不去 Base Torre了,所以就在民宿老闆夫妻介紹下走了兩條小小的步道。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又是個美麗的清晨 !!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驅車來到 Patagonia 大草原,首先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大群出來放風的 Condors. 今天草原上風好大,旁邊是河流和峽谷,也是許多安地斯禿鷹的棲息地。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在大草原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拍上美景。只要是好天氣,真是怎麼拍怎麼漂亮。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在大草原深處還發現了不少動物的殘骸,可能是羊駝的吧。聽民宿主人說這附近有很多 Puma -美洲山獅,因牠們大都是晚上獵食,而這片大草原上又是羊駝的棲息地,所以看到這麼多遺骸似乎也不令人驚訝。難怪禿鷹也要選在這定居呀。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從 El Calafate 到 El Chalten 都可以看到這付景像。因土地上都是籬笆,有些羊駝跳不過去,不小心掛在上頭,又無法掙脫,就變成這樣了😔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離開大草原後我們就來到 Chorrillo del Salto 瀑布。從登山口來回共6.5公里,是條很好走的步道,瀑布約長18公尺。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回程時沿著 Las Vueltas 河旁山路行走,又是另一幅美麗的景色。

Patagonia Chile & Argentina, S

 @ La Tapera Restaurant, 也是民宿主人介紹的餐廳。餐廳不接受預約,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小時 !!還好菜色很好,以義大利式烹調手法搭配當地所生產的肉和蔬菜為主,和阿根廷產的紅酒挺搭的。

第十二天,也是最後一天。先搭車回 El Calafate, 再從 El Calafate 飛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束在Patagonia 難忘健行日子。

建議给熱愛大山大水的旅者,Patagonia 值得來一趟。如果不走W Trail,可以在附近的步道走走,四處都是美景。夏天和秋天是最適合的季節,保證你手機和相機裡全是美照呀!!

 

 

 

文章標籤

chien7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次的阿拉斯加之旅,來到市鎮合一,人口不足萬人的小漁村-Sitka 悠悠哉哉的待上一個星期。這裡夏天温度在10-15C之間,實在是酷熱的避暑勝地。夏季有許多遊輪到訪,街上十分熱鬧,到了五點以後遊客散了,就冷清多了。我們這次沒有租車,因為幾乎所有景點都在步行範圍內,只有一天因景點稍遠,所以搭了計程車,來回價位比租車便宜多了。還參加兩項海上活動-賞鯨和划橡皮艇。在 Sitk a 生活的一星期,步調極為緩慢,太有度假放鬆的感覺。接下來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座美麗的小漁村。

1.jpg

飛機一進入阿拉斯加領空,層疊覆蓋著白雪的山頭和湛藍的海灣就進入眼簾。這趟飛機全滿,男生8O%,全是來海釣的。

2.JPG

Sitka Sound,有一條沿海步道可以飽覽整個海灣。Sitka 一年下雨近一百七十天,我們待在這的一星期天天放晴,感謝天公作美

2-1.JPG

Sitka Sound, 因靠近北極圈,所以日照極長。日出在清晨四點,日落約晚上十點。等拍完夕陽,也是就寢時刻。

3.JPG

Sitka Sound, 沿著市區的海濱步道約有三公里。我們天天走上一回,每天的景色都不同,但是都一樣的寧謐安静。走累了,坐在石頭上靜靜的看著海,真是滿足。

4.JPG

Sitka Sound, 堤防內因無波無浪,更顯寧靜。向東望去,整個小鎮也盡收眼底。

4-1.JPG

Sitka Sound, 河濱步道開滿了野花,在好天氣的襯托下,怎麼拍怎麼漂亮。

4-2.jpg

Sitka Sound , 海濱步道外海碼頭所看到的夕陽美景。

5.JPG

Sitka Totem Park, 小鎮上的圖騰公園,也是當地知名景點。白天聚滿了遊客。

6.JPG

O'Connell Bridge, 橋樑連接小鎮到機場,橋上有人行步道,也是眺望海灣,觀賞日出日落的好場所。

7.JPG

@ Baranof Castle State HistoricSite, 城堡山-是阿拉斯加州的歷史遺跡,是俄羅斯帝國將阿拉斯加正式移交給美國的地方,所以有極重要的歷史意義。美國將阿拉斯加列入第四十九州時,第一面有著四十九顆星的國旗就是在這座山上升起。以前山上有政府的建築物,現已全拆除,到是成了知名眺望鎮上及海灣的好地點。

7-1.JPG

@ Baranof Castle State Historic Site, 在城堡山上向西可眺望小鎮,其中最知名的建築就是 St. Michael the Archangel Orthodox Catherdal, 是新世紀最早的東正教大教堂,建於十九世紀,也是國家地標。

8.JPG

Sitka Lighthouse, 如果城堡山是鎮上陸地上的地標,那這座燈塔就是小鎮最著名的海上地標。但這座燈塔並非真有燈塔作用,只是以造型取勝,現為私人度假小屋。它因上了 Netflix 的節目-世界上最特別的度假小屋- The World's Most Amazing Vacation Rentals 而身價暴漲,税後一晚約美金$18OO 🤣

10-1.JPG

St Peter's by the Sea Episopal Church, 這座教堂和旁邊的小屋均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建築是歌德復興式,由石頭和木材建成,建於1899年。紅色外牆和藍天相映,顏色反差是拍照的好題材。

11.JPG

Sitka Sound Science Center , 外面有座鲑魚洄游的魚梯,七月底八月初會有上萬的鲑魚從外海游回產卵,是座小型的繁殖場。

費用 :  $ 12

 交通方式: 步行即可

https://sitkascience.org/

11-1.JPG

Sitka Sound Science Center ‐裡面有小型水族館,還有海洋生物觸摸池,很適合帶小朋友們來。

12.jpg

Alaska Raptor Center , 是一座猛禽康復中心,一年接收冶療近二百隻因各種原因而受傷的鳥類,以美國白頭禿鷹為最大宗。許多都在康復後野放,而不能野放回歸的,就留在園區內繼續照顧.

費用 : $15

交通方式 :步行或騎脚踏車

https://www.alaskaraptor.org/

12-1.JPG

Alaska Raptor Center, 即使是豢養的美國白頭禿鷹,眼神仍是如此犀利。園區內各種鳥群都被照顧的很完善。 參觀完後還可以去附近的小步道走走。美國白頭禿鷹是美國國鳥。

13.JPG

Fortress of the Bear , 是這裡另一個非營利性熊庇護所和教育中心,園區前身是座紙漿廠。現在共有三隻黑熊和五隻棕熊,都是孤兒。有些是母熊因為覓食太靠近人類而被射殺,有些是母熊死於車禍,來此的小熊身世都很可憐。

費用: $ 15

交通方式 :計程車或參加當地 tour. 在美國搭完計程車一定要給小費!!

http://www.fortressofthebear.org/

13-1.JPG

收養所內的熊都已被馴化,一天要餵食三十次。

13-2.JPG

我自從上次去冰河國家公園被大灰熊嚇得半死以後,產生了恐熊後遺症,但看到這隻棕熊慵慵懶懶在水池中曬太陽的樣子,頓時覺得牠們也好可愛

13-3.JPG

熊熊庇護所旁有條步道-Thimbleberry and Heart Lake Trail, 總長約5公里。在半山上可以眺望 Silver Bay .

13-4.JPG

Silver Bay 的風景極美!!

14.JPG

Sitka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是阿拉斯加最古老的文化歷史公園,現在已被列為國家級的歷史公園。主要是混合林步道,十七座當地原住民-特林吉特人(Tlingit )圖騰柱,還有當時原住民和俄羅斯皮毛商人發生武裝衝突所留下的紀念碑。

免費。

https://www.nps.gov/sitk/index.htm

14-1.JPG

Sitka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公園內有一條環海步道,環溪步道(Indian River ), 還有一條俄羅斯紀念步道,相連成一起,共三公里,有不少景點,離市區很近。而且環海處是賞夕陽和玩水的好去處。我們每天走上一趟來場森林浴,尤其放鬆。

15.JPG

MT. Verstovia Trail, 總長7.5公里,因為步道狹窄,坡度陡,再加上步道上都是突起的樹根,難度不亞於玉山步道。我們下午才上山,時間不夠,所以有興趣者請早上上山並攜帶足夠用水。https://www.alltrails.com/trail/us/alaska/mount-verstovia-trail

15-1.JPG

MT. Verstovia Trail, 步道上有多個眺望點可看到 Sitka 海灣。

15-4.jpg

@ MT. Verstovia Trail, 步道上有不少Banana Slug -太平洋香蕉蛞蝓,主分佈在阿拉斯加到加州雨林帶,因身體顏色太像香蕉而得名。也有其他顏色,左邊這隻我們起初以為是另一個品種,一查之下才發現是同種。這種蛞蝓個頭很大,會分泌許多黏液包覆身體以防脱水。也是雌雄同體,但有交配功能。

17-3.jpg@ MT. Verstovia Trail, 七八月是當地野莓果盛產季節,到處都是。我們天天摘野果吃。左圖是野生藍莓,超酸的。右邊是 Salmon Berries-鮭魚莓,有三種顏色,紅,橘,黃,其中以黃色最甜,其次是橘色,反而紅色較酸。整個Sitka 各處都是,還看到當地人在步道上採莓。起初我們以為因其果粒像鮭魚卵而得其名,查了資料才知是原住民會在食用鮭魚時佐用此種莓果而得名。主要是產季都相同。

16.JPG

https://awhalessongexpeditions.com/

費用: $ 300/ person-税前

我們這次參加了兩次海上活動,第一次是賞鯨之旅,全程約4個小時。看到了野生白頭秃鷹,海獅,海瀨,Humpback Whale-座頭鯨,當地野生鳥群。本來要去看 Puffin -海鸚,但因風浪太大,我又大暈船而作罷。建議想參加這裡的賞鲸之旅者一定要先吃暈船藥,或參加上午行程,因風浪較平靜,不然下場會很惨

16-1.JPG

 美國禿白頭鷹的巢穴,裡頭有隻小鷹,旁邊有兩隻大鷹,一隻在狩獵,一隻在旁保護。一般牠們會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來繁殖,為終身伴侶制。若另一半死亡或失蹤才會另尋伴侶。

16-2.JPG

回程是夕陽時刻,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位於Sitka 內的火山-MT. Edgecombe. 這座火山已被列為不再噴發,但曾在幾十年前的愚人節被惡作劇者放上輪胎點燃而被當地居民以為活山爆發了。在 Sitka 市上即可看到火山身影。有一條長约 11公里的步道可上到火山口。

18.JPG

https://seakadventuresitka.com/

費用:$150 一人含税

第二個海上活動是 sea kayaking, 本人水性不好,幸而有女兒在後面掌舵才敢放心参加,全程三小時全在海上。我們是早上開始划,因為海面較為平靜且船隻少。中途曾碰上一些船隻經過造成波浪,橡皮艇晃動較厲害。下午海浪較大,且船隻多,比較不適合划艇活動。

18-1.JPG

沿岸的礁石旁佈滿了好多海洋生物,到處都是觸手可及的海星,綠海膽-不能食用。

18-2.JPG

我們的領隊和老闆是來自德州Arlington 的年輕小伙子,已長住 Sitka 七年了,人超好!! 他手上拿著的是在礁石上拔下的硬海星,身上有許多柔軟的吸盤可附著在礁石上。

20.jpg

 @ Beak Restaurant- 烘焙比目魚,十分的軟嫩。大型比目魚是當地特產,幾乎每家餐廳都有供應,只是做法不同。餐廳無法預約,生意極好,所以盡量選擇冷門用餐時段前往。

https://beakrestaurant.com/

20-3.jpg

@ Mangiare 來阿拉斯加當然是要吃海鮮了!! 當地盛產 Rockfish -石斑魚,Halibut-大比目魚,阿拉斯加大脚蟹,Dungeness Crab-黃金蟹。一般魚類都是切下胸到腹部一大塊然後切成細條裹上粉類油炸,再配上薯條-Fish and Chips.是源於英國的熱食,走完步道來道熱騰騰的炸魚薯條配上啤酒,真是超級享受。既然來到阿拉斯加就也來道應景的阿拉斯加大脚蟹吧!雖是產地,但價錢一點都不親民。

https://www.mangiaresitka.com/

21.jpg

21-1.jpg

@ Mean Queen, 是賞鯨團老闆介紹的,就在我們旅館旁,我們去了兩次,第二次還遇到了賞鲸團老闆夫妻 !餐廳有著靠窗的無敵海景,食物新鮮,價錢合理,是當地人外食的首選。https://www.meanqueensitka.com/

21-5.jpg

@ Mean Queen, 女兒愛吃生蠔,她說美國西海岸的生蠔較大較嫩,我不吃生食,所以無從體會。右上角煎的脆脆的 Hash Brown 超對我的味口。右下角是店內最受歡迎的各式各項的匹薩。

22-2.jpg

@ Ludvig's Bistro, 是當地最有名的海鮮餐廳,一定要預約。左邊的開胃前菜是乾煎干貝淋上東方式醬汁,用酸麵包沾著醬汁,超美味的。右邊是西班牙海鮮飯,但做法完全是燉飯的做法。這家餐廳每道料理的海鮮比例多,份量大,可能是其出名的原因。https://www.ludvigsbistro.com/

23.jpg

就在我們入住旅館旁- Sitka Hotel 和 Mean Queen 餐廳之間專賣黃金蟹的攤位。是現捕蟹現煮現賣,一隻賣給當地人美金$30,遊客$4O。味道真沒話說,鲜得不得了

24.JPG

Sea Daddy 就在 Ludvig's Bistro 附近,專賣 fish and chip, 因建築太有特色了,反成為遊客們打卡的景點。裡面有小小的臨海座位。https://maps.roadtrippers.com/us/sitka-ak/food-drink/sea-daddy

     Sitka 是美國人心中海釣的天堂,尤其是大型比目魚,所以這裡有不少家經營海釣的公司和漁夫可以包辦所有事情,包括所有接送,住宿以及將釣上的魚處理好冷凍打包。但因海像變化莫測,請找大船較為安全。建議可租一天車沿著海岸線開上一趟,可以看到更多自然風景。我自己本身不愛搭遊輪,因為都只是匆匆一遊,但每個人選擇和興趣不同,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旅遊方式。

文章標籤

chien7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次的旅程始於美國西部南邊最大的城市加州的聖地牙哥,先沿著加州的 Pacafic Coast HWY - 太平洋海岸公路直往北開,經過 Oregon, 再走到華盛頓州最北邊的 Olympic National Park,然後回西雅圖搭機離開。總共開了近兩千英哩,經過三個州,拜訪了六個國家公園。因為旅遊的點很多,無法在此一一介紹,我就以國家公園,還有幾個比較知名的景點。近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出國很麻煩,所以每個國家公園都擠爆了。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影響,讓旅遊的費用節節高升,讓仍擋不住愛旅遊的熱情 !!

    美國西部的海岸線十分壯觀遼闊,再加上美好的天氣,如果有機會慢慢的玩,實在是一趟很舒服的旅程。

  San Diego -三天

    San Diego 位於美國本土的最西南端,緊臨墨西哥,以温暖的氣候和美麗的沙灘聞名。美軍在此設有非常多的軍事基地,經濟以國防工業,製造業和旅遊業為主。這裡是太平洋沿海公路-Pacific Coast Hwy (PCH ) 的終點。PCH 起於舊金山,全長共600英哩(900公里),是全世界極其著名的風景道路之一。

2 (2).JPG

 USS Midway Museum,是一艘已退的航空母艦,捐贈给民間组織後,改裝成航空博物館.上有幾十架退戰機,包括飛虎戰機。近幾年已成為聖地牙哥著名的觀光景點。

1.JPG

 Tuna Harbor Park,就在停著中途島號博物館上的港口,有座 The Kissing Sailor Statue,aka Unconditioanl Surrender or Embracing Peace -接吻水手雕像,又稱為無條件投降雕像或擁抱和平雕像。這座雕像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纽约時代廣場被捕捉的有名照片為藍本而做的,雕像的目的是像許多為自由奉獻出生命的二戰老兵致敬。園區內還有 Bob Hope 勞軍的雕像。

3.JPG

  La Jolla Shores Beach,這裡有著由礁石構成像新月形的天然沙灘,有海蝕洞,是著名的沙灘,可以浮潛,沖浪,也可以看到海豹。

9.JPG

 Balboa Park,聖地牙哥動物園就在這座公園裡。園區內的建築很有特色,有西班牙和墨西哥建築的味道。內有十七座博物館和美麗的花園,很適合悠閒的消磨一天。

10.JPG

 Botanical Building and Lily Pond,也在 Balboa Park 內,是為了1915年的世博會而建。建築物內是座熱帶雨林中心,夏天時,荷花和睡蓮開滿了池塘。

太平洋沿海公路-洛杉磯-二天

太平洋沿海公路上從聖地牙哥到洛杉磯上有許多城鎮,都是著名的景點。若不停留,沿著海岸線開,慢慢賞景,也是很好的選擇。

DSC09832.JPG

 Crystal Cove State Park,水晶灣州立國家公園就在知名的 La Guana 附近,內有峽灣,沙灘和存在著百年多歷史的老牧場。附近有條步道,可下海邊也可在步道上遠眺峽灣。

DSC09778.JPG

 Huntington Beach,是風浪大而成了加州最有名的衝浪勝地,有衝浪城之稱。本以農業,石油工業和貨運港為主,現也慢慢發展成了觀光重鎮。

DSC09841.JPG

 Huntington Beach,這座望海大橋是看夕陽的大景點。

34780025_10156414374362829_8012593513134817280_n.jpg

    Santa Catalina Island,卡塔利那島是在長島外的小島,需要搭一小時的渡輪才能到達。島上幾乎以前都是西班牙和墨西哥統治下所留的建築,極具異國風情。島上有植物園,高爾夫球場,也可參加吉普車之旅到保護區走走。

 Los Angeles, 洛杉磯-三天

洛杉磯是加州第一大城,也是美國第二大都市,在電影,電視,音樂和娛樂事業發展蓬勃。有非常多觀光景點,華人移民也超級多。

4.JPG

Mount Hollywood,好萊塢山徑步道全部約五英哩,山上著名的就是矗立山旁的 Hollywood 標誌。山頂上有非常好的視野俯瞰洛杉磯。步道上沒有遮蔭處,都是細沙,所以防曬,備水及穿上適合的鞋子極為重要。

5.JPG

 在洛杉磯山上眺望的洛杉磯市被塵埃覆蓋著,還可看到 Griffith Observatory-天文臺,也是我們等下的目的地。

6.JPG

  Griffith Observatory,這座天文臺也是洛杉磯的地標之一,於1935年開放。天文臺融合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免費參觀。裡面有許多的展覽,也配備了好幾個望遠鏡。這裡也是多部好萊塢名片的取景之地。

7.JPG

 The Getty Center-蓋蒂中心。離洛杉磯市區不遠,以其建築,藝術收藏和花園設計知名。我本人來過兩次,十分喜歡。入園先把車停好,再搭接駁輕軌上山。梵谷最有名的" 鳶尾花" 即收藏於此。

8.JPG

 園區內的迷宮花園。

Santa-Monica-Pier-e1597077705511-1536x952.jpg

 Santa Monica,是洛杉磯市區內最著名的海灘,戲水人潮眾多。可惜的是,流浪漢充斥。(此圖取於網路-Photo from the offical of Santa Monica)

洛杉磯-舊金山-二天

335194_10150320416012829_915279797_o.jpg

Santa Barbara-聖塔巴巴拉的建築以西班牙、墨西哥式為主,矮層樓房、紅項白牆,市中心的街道成"#"字形,建築羣成方塊形。山坡、海邊的居民生活區中,房前是草坪,房後是花園,人在綠中,房在林中,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

11.JPG

Morro Bay-莫羅灣外有座高約176公尺的火山栓,是此地最著名的景點。我們起個大早來拍日出。

12.JPG

 離開 Morro Bay 繼續沿著太平洋公路往舊金山,礁石愈來愈多,也看到了不少胖嘟嘟在海邊曬太陽的海獅。從聖地牙哥到舊金山沿岸,都可看到牠們可愛的身影。

13.JPG

 Big Sur- 大蘇爾,大概是這條公路上最知名的景點。從 Carmel Highlands 到  San Simeon。這段路有許多懸崖,礁石,以及一座橋樑,是許多電影和電視影集取景之處。

14.JPG

   17- Mile Drive,這條風景小路雖然只有十七英哩,但處處是驚喜 !! 道路呈圓環狀,有座知名的高爾夫球場,是附近高級别墅區出入的主要幹道。

15.JPG

 17-Mile Drive 上的孤柏,矗立在秀麗的Carmel Bay 上的花崗石岩上,有近三百歲了。被稱為被北美拍過最多的樹之一。這條路超值得走上一趟。

San Franciso-舊金山-三天

   San Franciso,舊金山以怡人的天氣,崎嶇迷人的峽灣,薈萃的人文而廣為世界旅客喜愛。華人在美奮鬥的歷史也始於此。我來過舊金山N次了,喜歡在街上閒晃看建築。我們這次在此停留時間不長,若你時間夠,建議待個兩星期,體驗一下當地悠閒的生活,找個臨海沙灘坐一陣子,曬曬太陽玩玩水,逛逛附近小鎮。也可開車或爬上附近小山丘俯瞰太平洋或賞夕陽和夜景,都非常值得。

FishMan Warf.jpg

Fisherman's Wharf-舊金山的漁人碼頭上有許多知名的景點和餐廳,應該是遊客在舊金山拜訪率最高的旅遊處之一。有購物中心,博物館,許多供應新鮮海鮮的攤位和餐廳,販賣 Dungeness Crab- 首長黃道蟹,Clam Chowder with Sourdough Bread-挖空的酸麵包盛上蛤蜊濃湯。( Photo from Wikipedia )

16.JPG

 Pier 39-39號碼頭是漁人碼頭最為人熟知的景點,可以遠眺天使島,阿爾卡特拉斯島-Alcatraz Island, 金門大橋,還有San Franciso- Oakland Bay Bridge. 但再怎麼有名,都比不上這群在固定甲板上慵慵懶懶曬著太陽的海獅。

17.JPG

 Alcatraz Island-阿爾卡拉斯島最為人知的就是電影惡魔島裡述說的惡魔島聯邦監獄。早期是一軍事要塞,並設有燈塔,後來被設為監獄。因四面環海,水深浪急,不易對外聯繫,所以當初關的都是重極惡犯,還發生了好幾次著名的越獄事件,但都沒有成功過。1972年,曾被一群舊金山本土主義者佔領長達十九個月。後被收復,開發成了一個娛樂景點。此島也被列為國家歷史名勝。我們今天就從 Fisherman's Warf 上的33號碼頭搭遊輪去島上一探究竟。

18.JPG

 牢房總共有三層,關過不少惡名昭彰的罪犯。任誰也沒想到現在竟成了觀光勝地。

19.JPG

  Lombard Street- 由8個急彎組成的九曲花街,好多車子都來朝聖,只能由上往下開。路旁種滿繡球花,兩旁是行人步道。這裡也是許多電視取景的著名場景。

20.JPG

 San Franciso Cable Car-舊金山纜車系統是遊客最愛之一,行駛範圍很短,一人單趟美金7元,上車給錢即可。我們也即興的搭了一小段。

21.JPG

 Sausalito-索薩利托並不在舊金山內,但也不遠。這城市對觀光客來說,知名度不大,但我卻很喜歡。Sausalito是西班牙語中的小柳樹林的意思。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座船屋社區-House Boat Community,由4OO多艘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和價值的船屋所組成。

22.JPG

  Golden Gate Bridge-金門大橋是舊金山的地標 !! 我們選擇騎脚踏車上橋,橋上風超大,遊客也很多。大橋長1280公尺,曾經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懸索橋,以及世上最高的橋,也是被選為世上最上鏡的大橋之一。

23.JPG

 Treasure Island-金銀島是賞舊金山夜景的好地方,除了可以看到燈火通明的市區,還可以看到連接舊金山到奧克蘭海灣的大橋-San Francisco- Oakland Bay Bridge.

Yosemite National Park-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四天

    從舊金山到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開車約四小時,一路視野遼闊。優勝美地雖然不是美國最早的國家公園,但因有著壯觀的花崗岩峭壁,瀑布,清澈的溪流,巨型紅杉林,以及生物的多樣性,而在1984年被選定為世界自然遺產。

24.JPG

  Tunnel View,隧道眺望點是進入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第一個觀景臺,可以將峡谷內重要的景點盡收眼底,也是拍夕陽的好地方。

25.JPG

 夕陽時,隨著光線的移動,每分每秒山頭的景緻都在變化,十分壯觀。每次一到傍晚,都可以看到一大群帶著腳架的愛攝者在此大拍特拍。

26.JPG

 Glacier Point,冰川點高約22OO公尺,可以在較近距離欣賞到優勝美地峽谷內的美景,包括優勝美地瀑布,右邊像海般的半圓頂-Half Dome,以及數座陡峭的山峰。

27.JPG

 Bridalveil Fall,公園裡有許多知名的瀑布,第一座就是離公園入口最近的新娘面纱瀑布,是園內眾多懸空山谷流出的瀑布中其中一道,水量並不大。我們這次在園區內一共拜訪了四座瀑布,但因遇到秋天的枯水期,知名的優勝美地上下瀑布竟然完全沒水!!

28.JPG

 El Capitan,酋長岩高約900公尺,是攀岩愛好者的勝地。岩石本身就是一塊巨石,質地為淺色花崗岩,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花崗岩,形成時間約一億年。2O18年榮獲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的赤手登峰-Free Solo ,就是記錄了攀岩運動家Alex Honnold 在2O17年徒手攀爬酋長岩的過程。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Lake Tahoe (太浩湖)-兩天

29.JPG

 離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後,我們往太浩湖前進,中途我們在Mona Lake 附近住了一晚。莫諾湖距離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並不遠,是北美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因湖水並無出口,全靠蒸發,因此湖內留下大量鹽礦,鹹度是一般湖水的兩倍。持續堆積的鹽礦聳立在湖面,形成了極為獨特的景觀。

30.JPG

 Lake Tahoe,太浩湖的湖水清澈見底,實在太美了!! 太浩湖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也是美國第二深的湖泊。太浩湖附近已成為全美知名的度假區,週邊的度假小屋和房子也因疫情後在家上班的影響而房價大大上漲。冬天更是滑雪勝地.

 

P062475_House-Snow.jpg31.JPG

 Sugar Pine Point State Park位於太浩湖的西邊,這裡面有座具有加州開發歷史意義的避暑別墅-Hellman- Ehrman Mansion,建於1897年,是當時位於高山中最好的度假別墅之一。現已被加州州立公園組織所收購,成為一座博物館,也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The top photo is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Hellman-Ehrman Mansion )

 Lake Tahoe - Redwood National Park -兩天

32.JPG

  離開了太浩湖,我們將往此行的第二座國家公園-紅木國家公園前進,中間在全美最有名的酒鄉-Napa Valley 停留了一晚,並來個一天的酒鄉之旅。Napa的名字在印地安語中是富饒之地,因群山環繞,夏季温暖的,冬季温和,雨季短,使葡萄有一個很好的生長環境。再加富含礦物質的火山土壤,十分適合栽種生產葡萄酒的葡萄以及各類果樹。釀酒的歷史可追溯到1860年左右。

33.JPG

 Napa有好多好多的酒莊,我們選了座拍起照來特別漂亮的Castello di Amorosa-愛之堡來個一日遊,並参加了Wine Tasting - 品酒課。酒莊城堡的名字是義大利語,因家族是義大利人,現由第四代繼承人管理。城堡共八層,仿造12-13世紀的城堡而建,有護城河,吊橋,防禦塔,內部庭院,酷刑室,教堂,騎士室,大堂。城堡外大面積栽種了橄欖樹和葡萄園。

34.JPG

The Great Hall,大廳極為壯觀。有著挑高近七公尺的天花板,兩位義大利晝家花了一年半所完成的壁畫,並有著一個具有五百年歷史的大壁爐。這裡的所有建築技術都是使用舊世界的手工技術雙手打造而成,非常值得造訪並細细觀賞。

Redwood National Park -兩天

14409548_10154511217947829_2875781063103325109_o.jpg

 Redwood National Park and State National Park,紅木國家公園是由一座國家公園和三座州立公園組合而成的。古老的加州紅杉林已幾乎被砍伐殆盡,只剩原來的4%,而其中近半以上被保留在現在的國家公園內。在現有發現的記錄裡,最老的是2000歲,最高約近一百公尺。

14444814_10154511240642829_325531869125330090_o.jpg

因氣候和地理位置影響,公園內時常起霧。日光透著霧氣,在樹缝中灑落的光線十分的特別。

14435213_10154511242792829_6684662658339015945_o.jpg

 公園內日出日落時都是動物出來覓食的好時機,我們就碰到這上百隻以上的鹿群。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兩天

離開紅木國家公園也正式離開了加州進入了Oregon-奧勒岡州。奧瑞岡州是美國的農業大州,最大的城市是 Portland, 氣候温和。但相較於西雅圖和加州,物價較低,近來也不少華人移居至此。我們此行拜訪了在奧瑞岡唯一的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anl Park .

36.JPG

火山口國家公園最知名的就是這座火山口湖,是七千多年前馬札馬火山爆發後所遺留下的火山口,也是美國現今最深最藍的湖泊! 湖水來自雨水和春天的融雪。

14560248_10154522643037829_7376565405744351172_o.jpg

 Phantom Ship-幻影島是火山口湖內的一座小島,約四十萬年前形成,質地為安山岩。因在霧氣或光線不足時看起來像幽靈船,因而取其名。1

14524351_10154522654227829_7313133761248406828_o.jpg

 今晚在這裡碰到了火燒雲😃

37.JPG

 Pinnacles Trail,火山口湖國家公園內因爆炸後留下不少奇特的地質特徵。灼熱的火山碎屑流從高處的噴口傾瀉而下,然後山體坍塌進入火山口並填滿了溪谷, 被淹沒在水流中。來自下方過熱岩石的氣體通過狹窄的通風口釋放到地表,將附近的火山碎屑沉積物接起來。火山爆發後,這些山谷立即變成了嘶嘶作響的噴氣孔的月球景觀。幾千年來,小溪恢復了它們以前的峽谷般的面貌,沖刷了這些被火山灰所蓋住的地表而形成了尖峰石陣。

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Columbia River Gorge National Scenic Area-三天

38.JPG

 往Mount Hood National Forest 前進!! 胡德山國家森林的名稱就是以這座複式火山-MT. HOOD來命名,也位於奧瑞岡州。森林保留著極大面積的原始森林。

14524416_10154528469262829_5248418502363628657_o.jpg

Timberline Lodge,這棟在胡德山上的小屋是美國國家歷史名勝,1980年由Jack Nicholson所主演的知名驚悚片-The Shining 中的旅館就是以山莊的外觀來拍攝的。山莊的內部有很多手工作品,夏天是避暑勝地,冬天則是滑雪好去處。

14556788_10154522677297829_8322733572989309653_o.jpg

 Hood River,我們今晚就住在離胡德山不遠的小鎮上。這小鎮歷史悠久,很多房子都是用當地火山岩搭建而成,而且寧謐安静。

39.JPG

 Golumbia River Gorge National Scenic Area,哥倫比亞河峽谷附近的風景區是奥瑞岡州另一著名的大點。峽谷總長130公里,蜿蜒的穿過喀斯開山脈-Cascade Range.峽谷就在奧瑞岡州和華盛頓州的交界處,因為雨量充沛,湍急水流長期侵蝕火山岩層,造就了奇特的地形,也形成了許多瀑布。

40.JPG

 Multnomah Falls,這麼多瀑布裡,馬特諾瑪瀑布是最知名的。瀑布分成兩段,總長約 189公尺,中間有一條同名的大橋,現已列入國家史蹟名錄。附近也有許多其他瀑布,但還是這座最有特色。 

 Olympic National Park-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四天

   接著我們進入了華盛頓州,來到奥林匹克國家公園。這座公園面積很大,有雪山,海濱以及温帶雨林,涵蓋整個華盛頓州的東北角。因公園內有全世界最潮濕的雨林,植物種類特別,因此在1981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公園,園內大部份地區禁止開發。我們在此停留了四晚,天天下雨,不愧是雨林帶!!

41.JPG

  Cannon Beach,坎農海灘仍在奥瑞岡州內,是從海岸公路進入華盛頓州前最著名和最多人拜訪的海灘。沙灘上有許多突起的岩石,其中最知名就是照片中的乾草堆岩石-Haystack Rock.

14543720_10154531489167829_8021226333885328030_o.jpg

Cape Disappointment State Park,正式進入華盛頓州所拜訪的第一個景點就是失望角州立公園。園內景點有路易斯和克拉克解說中心-Lewis & Clark Interpretive Center, 失望角燈塔-Cape Disappointment Lighthouse. 

14543809_10154531490322829_9014281283078518732_o.jpg

失望角州立公園內的懸崖上可以俯瞰哥倫比亞河和太平洋的交匯處。

45.JPG

 Ruby Beach, 紅寶石海灘外也是奇石林立,有許多的小峊。因為潮流所致,海灘上堆疊了非常多的浮木。

43.JPG

Lake crescent, 這次非常幸運的訂到了在國家公園位於新月湖的山莊。湖水寧靜清澈,也是觀賞晨曦日落的好地方。住宿大推!!

14615792_1196100760433689_7846740927317290273_o.jpg

新月湖附近有不少的步道,若時間充裕,可以四處走走,享受一下既有的寧靜。

14542339_1196109557099476_5456198654913778627_o.jpg

Cape Flattery,弗拉特里角是美國國土的最西北角,有一條用木板鋪設的小徑可以到達。

14566380_1196110117099420_2080996771139871292_o.jpg

在步道終點可以看到 Tatoosh Island-塔圖什島上無人居住,入島必須得到 Makah 部落的書面許可。島上還有一座燈塔-Cape Flattery Lighthouse.整個島及其鄰近島嶼現已列入美國國家史蹟名錄。

14612492_1196109690432796_8969804727084527294_o.jpg

Cape Flattery-步道盡頭旁的海蝕洞像是恐龍巨爪,大自然的巧斧神工太奇特了!! (相片取自旅遊同伴-項萃華)

44.JPG

 Hall of Mosses Trail@ Hoh Rain Forest,這裡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全世界最潮濕的雨林-可可雨林。雨林內有許多的雲杉和鐵杉,因十分潮濕,到處都是苔蘚和地衣,幾乎每棵樹上都寄生了苔蘚。這棵楓樹是這條小徑的樹王😀

46.JPG

 The Salmon Cascades@ Sol Duc River,今天整天行程都在Sol Duc River 這一帶。恰巧趕上觀賞鮭魚洄游的季節。因遇上雨季,水勢湍急,鮭魚奮力向上,令人感動。這裡大部分是銀鮭-Chuck Rondeau.

14566211_1196120940431671_6235007967499360720_o.jpg

Sol Duc Falls,通往Sol Duc瀑布的步道上有許多參天的樹林,沿途可看到河流急瀉而下所形成的數道瀑布。

47.JPG

Hot spring pools

 Sol Duc Hot Spring,溫泉位於Sol Duc Hot Spring Lodge 內,有三座礦水溫泉池和一座淡水游泳池。走完步道,泡個天然礦物質温泉,全身舒暢呀!! (照片取自 Olympic National Park website )

14570772_1196106383766460_1986840204682161576_o.jpg

 Hurricane Ridge,颶風嶺是奥林匹克國家公園最有名的步道之一。取名颶風是因嶺上風勢強烈,我們在嶺上都得戴上防風防寒帽。天氣好時,在脊嶺上可看到遠處積雪的奧林匹克山。這次來天氣不好,都是雲霧,奥林匹克山只小露了一下臉😅

Olympic National Park-MT. Baker-三天

49.JPG

Port Townsend -Coupeville Ferry 離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準備到貝克山,中間有一段路需要在 Townsend 港口將車子開上渡輪,然後在Coupeville 下船。請先上網 https://www.wsdot.wa.gov/ferries/fares/faresdetail.aspx?departingterm=17&arrivingterm=11 買好船票,然後提前到達,船程約一個半小時。

50.JPG

 從渡輪上眺望湯森港。湯森港被稱為夢想之城,是十九世紀西部最繁忙的港口,主要運送貨物和木材。城市內有全盛時期所留下的精美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 因此也早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我們因時間有限,並未停留,如果不趕時間,建議住上一晚。

51.JPG

 Deception Pass State Park,公園內有一座橋樑貫穿連接兩座大島,橋兩旁設有人行道,可以俯瞰兩邊的島嶼。橋兩邊都有樓梯可以下到沙灘。

52.JPG

終於來到了MT Baker! 我們侍上兩天來走走步道。山上霧氣迷漫,形成了雲海。

14556551_1197091720334593_2790167544423958251_o.jpg

整座山被雲海朧照住,像中國潑墨山水畫。貝克山本身是一座火山,地處於美國和加拿大邊界,是Cascade山脈最北端的一個山峰。

53.JPG

爬山休息途中遠處山頂有熊的踪影,兩位獵人興奮的想將覓食的熊獵下。和他們聊了一下,知道現在是捕獵季節。看他們射了幾槍都沒中,我還真高興😄 最後熊就躲避在岩石後,然後消失在我們的視線。

54.JPG

 @ Picture Lake,天公作美,在我們快下山時來到超級美的 Picture Lake,天就放睛了!!! 能親眼看到這美景,開心的不得了!! 不管怎麼拍都美呀!! 山頭佈滿雪的 Shuksan 倒影就不偏不倚的映在湖面上。藍天,白雲,暟雪山頭,初秋的黃葉盡映水中,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也太幸福了!!

MT Baker-Rainier National Park-兩天

55.JPG

離開貝克山後,往另一座國家公園-雷尼爾峰國家公園前進,中間我們在 Leavenworth 住了一晚,順便逛逛這極具德國風情的小鎮。

14691164_1197909326919499_1235081369714007016_o.jpg

 早期小鎮以伐木業為主,後來沒落後,由兩位來自西雅圖的商人在1960年代將市中心的建築仿造德國南部小鎮-Bavaria 來打造,充滿了濃濃的德國風味,成功的改造了這小鎮。尤其是聖誕節的燈飾裝潢,像到了歐洲一般。現在已成了觀光勝地。

Collage 2022-05-03 21_22_36.jpg

  @Andreas Keller Restaurant,我們選擇了已有32年歷史的在地德國餐廳來些德國食物。德國豬脚,德國香腸,還有德國啤酒 ! 現場也有一位老先生用手風琴演奏德國民謠。

MT. Rainier National Park-雷尼爾峰國家公園-兩天

56.JPG

MT Rainier National Park 離西雅圖非常近,是我們此行所拜訪的最後一座國家公園。雷尼爾峰是高達4300公尺的層狀火山。公園內有許多的瀑布,峽谷和冰河。

14714886_1198861113490987_3060318641283704066_o.jpg

Skyline Trail,在公園內有座 Paradise Inn , 附近有條天際步道, 約十公里,可以環山一圈。但因我們抵達太晚,時間不夠,想隔天再來,卻下大雨 😆 就把心願留給以後吧! 

Seattle-西雅圖-兩天

    完成了三十多天的旅遊,準備從西雅圖飛回臺灣,所以就在當地找了幾個景點來個城市之旅。

    西雅圖是華盛頓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往返亞洲各地的大據點。氣候受海洋影響,全年氣温變化較和緩,但降雨頻繁,一年中有三分之二是陰天。現在的西雅圖也是科技大城,亞馬遜,波音的總部均設於此。

Collage 2022-05-03 21_20_47.jpg

 第一站來到 Pike Place Market, 派克市場是全美最老的貿易市場,以販賣當地的農作物和海鮮聞名,被稱為西雅圖心臟。請注意,這裡的海鮮千萬別觸摸,否則就得乖乖買下😆。有一攤會上演抛來抛去,大聲叫喊的販賣秀,很有趣。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的創始店星巴克-Starbucks 的創始店就在市場對面,排了滿滿的人潮,太瘋狂了。

59.JPG

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Tasting Room,2014年星巴克在離派克市場不遠處還開了第一家儲存烘焙工坊兼品咖啡館,也是滿滿的人。店外的美人魚LOGO是舊版的。

Collage 2022-05-03 21_18_57.jpg

我們也來品個咖啡,配上小點心,滿足一下當觀光客的滋味。整座烘焙坊走的是工業建築設風,以原柚木和大理石為建築基石,而金屬則以銅為主,整體高雅而温暖。

60.JPG

 Seattle Japanese Garden,正值秋季,色彩繽紛燦爛。

61.JPG

 也拜訪了一代巨星李小龍和他兒子的墓地。

62.JPG

  Space Needle,太空針塔是西雅圖的地標,為了1962年世界博覽會而興建。塔頂有一座天空城市餐廳和觀景臺。觀景臺可看到西雅圖市區,還有奥林匹克山脈,喀斯喀特山脈,以及雷尼爾山。

63.JPG

Suzzallo and Allen Libraries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是華盛頓大學的主圖書館,是棟哥德式建築,館名取自一位早期的校長。研究生閱覽室氣派非凡,由方石牆塊,橡木書櫃上精緻的手工雕刻,原木拱形天花板,高大的彩色玻璃窗组成,仿佛走進文藝復興時期。

64.JPG

 The Quad i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是華盛頓大學內最為人知的景點。四合院四邊種了三十棵吉野樱花樹,種植於1939年,樹幹蒼勁有力。

65.JPG

 我們來時正逢初秋,樱花樹葉子也漸漸變紅。兩旁是藝術和音樂大樓。

66.JPG

 去年三月底,吉野樱盛開,我又來了一趟。因為疫情影響,並無學生,觀光客少了許多,讓我享受了一場較為寧靜的樱花秀。

      我們為期三十多天的美西之旅,也在美麗的華盛頓大學校園內畫上句點😀

chien7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行去南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看全世界種植面積最大位於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所以選擇炎炎夏日前往,果然沒令人失望!!因飛機先飛到尼斯,所以便計劃從尼斯沿著蔚藍海岸玩起。沿著海岸線開到坎城,再到馬賽,然後北上到普羅旺斯一帶,最後從阿爾卑斯山脈回到尼斯,將整個南法繞上一小圈。全部共十七天,全程自駕,因為機動性強。玩了十七天,意猶未足。南法雖不大,但自然景色優雅,又有豐富的歷史和薈萃的人文藝術,而且暑假有好多的活動,若要每個點細細的玩上一遍,十七天實在太短了。如果時間允許,排上一個月以上最佳。

     這篇遊記的照片有些多,因為景點實在太多,所以我就選擇了自己去過,且認為還不錯的點供各位參考。

Nice -尼斯-

     尼斯(Nice)是地中海沿岸法國南部港口城市,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為濱海阿爾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處馬賽和義大利熱那亞之間,為主要旅遊中心和蔚藍海岸地區的首選度假地,尼斯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馬賽)。尼斯是法國第五大城市,雖然現在尼斯是法國的領土,但是在歷史上尼斯的文化和語言和義大利幾乎一模一樣,反倒是距離法國比較遙遠,不過因為經過了法國100多年的統治,法語和法國菜等法國的精緻文化也融入了尼斯城當中,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風景。獨特的歷史造就了獨特的尼斯文化。當地的美食,包括尼斯洋蔥塔(pissaladière,洋蔥和鳳尾魚醬製成的一種比薩餅)、socca(鷹嘴豆粉製成的薄烤餅)、馬賽魚湯和其它魚湯、鱈魚乾、尼斯填菜(farcis niçois,蔬菜上面灑麵包屑)和尼斯沙拉(salade niçoise,西紅柿、青辣椒、煮雞蛋、金槍魚或其他魚加上橄欖做成的沙拉),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移民。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尼斯開始向世界上其它國家開放,很多北歐和西非、東南亞人移民到了尼斯。

DSC04392.JPG

尼斯海灘。我愛極了尼斯!! 慵慵懶懶在海邊曬著太陽,戲水是尼斯旅客的日常。這裡也是天體大本營,沒人虎視眈眈的盯著,不管年齡,不論性別,漠視身材,就是要享受炙熱的蔚藍海岸風情.

DSC02310.JPG

加里波第廣 Place Garibaldi:是法國南部城市尼斯最古老的廣場.它位於尼斯老城的北部邊緣. 這座廣場以義大利統一英雄的名字命名,加里波第就出生在尼斯。廣場周邊有許多歐式建築,附近的海鮮餐廳非常有名。

DSC02339.JPG

尼斯老城區。我也愛尼斯的色彩!!不管走到哪,就是如此這般的鮮明,調色盤上的色系永遠不夠用,彷彿要創造出更多的色調來迷惑人們的視覺。

DSC02348.JPG

法國點心世界馳名,街頭一隅,就已如此吸引人們的目光。

DSC04366.JPG

莎拉廣場 Cours Saleya Nice, 莎拉林蔭大道(Cours Saleya)是法國藍色海岸尼斯老城的主要步行街.在18世紀,這條街進行美化改造,成為富人喜愛的休閒散步地點,尼斯社交生活的中心。富人頻繁光顧這裡的精品商店和咖啡館,並在此觀看全景和日落的景色。1827年,在這條街東端的卡洛•費利切廣場樹立了鎖匠紀念碑(Monument des Serruriers)。1861年,這條街開設鮮花,水果和蔬菜市場,奢侈品店也紛紛在此開設。每天早上的市集聚滿了人潮,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DSC04384.JPGDSC04358.JPG

Course Saleya 市集。市集內生氣盎然,有著各式各樣充滿義大利和南法風情的食物,紀念品,花店。起早來此,請空著胃來走一趟,必定滿足你的味蕾。

DSC02358.JPG

馬塞納廣 Place Masséna:它最初是2個廣場:卡洛·阿爾貝托廣場,半圓形,新古典主義風格,建於1820年-1830年,沿著尼斯老城邊緣;和位於帕隆河另一側的馬塞納廣場廣場本身,18世紀風格,建於1840年-1852年. 馬塞納廣場為半步行區,北半部為長方形,南半部為半圓形。地面覆蓋黑白兩色石塊形成格子形狀。中央部分的周圍是36棵石松.中央的阿波羅(Apllo)噴泉有7米高。

DSC02361.JPG

* Musée Masséna-馬塞納博物館:馬塞納博物館(Musée Masséna)坐落於19世紀建立的高檔別墅內,展覽主題是尼斯的地方歷史,於1921年對外開放。博物館展品由瑞沃里親王捐贈(Prince of Rivoli)。馬塞納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當時的瑞沃里公爵維克多•馬塞納(Victor Masséna)決定要建立一座別墅。 1919年時,維克多•馬塞納的兒子將別墅轉予尼斯政府,條件是別墅需作為博物館使用。後別墅一直作為博物館使用.

DSC02373.JPG

尼斯火車站-Gare de NiceVille:尼斯城站(法語:Gare de Nice-Ville),即尼斯站。車站開業於1867年,當時位於尼斯郊外,但隨著尼斯市區擴大,現在已位於尼斯市內。尼斯城站是尼斯市區內最大的客運火車站,附近還有尼斯輕軌和普羅旺斯鐵路的車站。尼斯城站還有開往莫斯科等地的國際列車.

DSC02379.JPG

Cathedral Orthodox Russe Saint-Nicolas de Nice-是一座俄羅斯正教會的主教座堂,法國的國家歷史古蹟,建成於1912年,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出資建造,是俄羅斯東正教會在俄羅斯境外最大的一座主教座堂。19世紀中葉,俄國貴族仿效英國上層階級和貴族的時尚,前往尼斯和法國里維埃拉旅行。1864年,鐵路通到尼斯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乘火車前去旅行,被當地宜人的氣候所吸引。從此開始了俄羅斯人和蔚藍海岸這一持續到今天的聯繫。興建主教座堂,是為了服務於19世紀末已經在那裡定居的大規模俄羅斯人團體,以及來自宮廷的遊客。沙皇尼古拉二世資助了大教堂的建造,於1912年12月建成。

DSC02397.JPG

Museum Marc-Chgal-夏卡爾博物館。專門收藏畫家馬克•夏加爾的作品 -從本質上講他的作品靈感來自宗教。該博物館由藝術家在生前創建,得到了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的支持,成立於1973年。它又名「國立夏加爾聖經信息博物館」,因為它收藏夏加爾17幅聖經題材(創世紀、出埃及記和雅歌)的系列畫.

DSC02407.JPG

尼斯山頂大道。離開夏卡爾博物館後,我們沿著山路走回市區。山上視野瞭闊,從另一角度遠眺尼斯。

DSC02410.JPG

DSC02416.JPG

尼斯城堡山公園 Parc de la Colline du Chateau,尼斯城堡(法語:Château de Nice) 是曾經位於法國城市尼斯的一座城堡,存在於11世紀至18世紀期間。1705年,尼斯城堡被法國軍隊佔領。1706年,尼斯城堡被路易十四下令拆毀。現在尼斯城堡是一個公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尼斯城堡也是眺望尼斯灣景的著名地點之一。

DSC02425.JPG

尼斯城堡山公園 Parc de la Colline du Chateau.被摧毀的古堡遺址上有座人工瀑布,是夏日炎炎下的避暑之地。

DSC02446.JPG

尼斯港口-Vieux Nice Port:是尼斯最大的港口,建於18世紀中葉。碼頭附近的建築很有特色。現已少有漁民出海捕鱼。

DSC02454.JPG

馬蒂斯博物館 -Musée Matisse , 博物館位於西米埃園(Gardens of Cimiez)的橄欖樹林內。這座17世紀時期的熱那亞式別墅經已全面翻新,建築物外表以逼真畫作為裝飾,館內展出了著名野獸畫派畫家馬蒂斯(Matisse)的私人珍藏。馬蒂斯自1917年大約47歲的時候抵達尼斯的,他對尼斯透明細緻的光線極為熱愛,所以一待就是38年,直到1954年85歲高齡去世為止。館內收藏了馬蒂斯不同時期的作品,包括236幅畫作、218幅版畫及由他設計插圖的全套書冊,以及著名的『藍色裸體4號』

DSC02464.JPG

 西米埃園(Gardens of Cimiez)的橄欖樹林內 .園內種著許多已有多年歷史的橄欖樹,堅毅挺拔,排列整齊的樹幹在陽光下呈現另一種美感,線條也柔和了不少。

DSC02472.JPG

DSC02507.JPGDSC02511.JPG

DSC02517.JPG

DSC02524.JPG

Saint-Paul-de-Vence- 聖保羅的旺斯 ,是南法典型的山中石頭小城。一般這種小城都以教堂為中心置高點,而其他建築環繞而建。建材都以當地石材為主,紅瓦為頂。目前小城保持極為良好,內有許多藝術家進駐,是離尼斯不遠的好去處。

DSC02508.JPG

Cimetiere Saint-Paul-de-Vence- 聖保羅的旺斯墓園。城內有座墓園,繪畫大師夏卡爾也葬於此處。

DSC02538.JPG

Les Gorges du Loup-盧普河峽谷。這條路長5.7公里。道路被岩石切割,有一些隧道。此外,還有髮夾彎和盲曲線。狹窄而美麗的Gorges du Loup穿過Gourdon山腳下的山丘向南北行進,

DSC02541.JPG

DSC02545.JPG

Tourrettes-sur-Loup-盧河畔圖雷特,是盧普河上的另一個小城,城內建築以中世紀的羅馬式為主,建材則是以石灰岩,最早為工匠村,現已成為旅遊村。擁有十分豐富的歷史背景。

DSC02554.JPG

DSC02572.JPG

雷诺瓦故居 Musée Renoir, 雷諾瓦是法國印象派畫家. 雷諾瓦博物館 (Musée Renoir) 這兒保留了雷諾瓦故居、以及由老橄欖樹包圍的花園,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博物館,小屋是雷諾瓦生前最後的居所.濱海卡涅 (Cagnes sur Mer) 周圍多山丘,到處都是樹林及花草。這個地勢較高的城市有著迷人的風光,明亮的氛圍,歷來為畫家們所青睞。這裡是雷諾瓦生命終結之地,坐落於雷哥萊特山上的灰色石屋,就是他的故居。雷諾瓦晚年在這裡住了 12 年,其間遭受了愛妻雅麗娜之死的慘痛和長年風濕病的折磨.

Grasse- 格拉斯-Half Day

DSC02594.JPG

DSC02597.JPG

Grasse- 格拉斯, 格拉斯有 "藝術與歷史之城" 稱號 , 格拉斯是法國香水業的中心,被譽為世界香水之都。自從18世紀末以來,格拉斯的香水製造業一直相當繁榮。 生產法國三分之二的天然aromas,用於製造香水和食品調味料。

DSC02579.JPG

國際香水博物館- Musée international de la parfumerie @ Grasse-格拉斯 . 格拉斯被稱為世界香水之都。在全法國舉辦的「花城花村大賽」中,格拉斯贏得了三朵花的成績,並且獲得了「藝術與歷史之城」的稱號。香水博物館的草圖於1918年在格拉斯開設了一個私人博物館,其主動權得到了卡諾總統的兒子弗朗索瓦•卡諾的支持。由於捐贈眾多,這個博物館的藏品從1921年開始豐富。國際香水博物館於1989年落成並通過其專門用於香水的系列成為當地手工藝品的象徵之一

坎城 ( Cannes)-2 Days

    坎城-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位在濱海阿爾卑斯省的蔚藍海岸地區,鄰近地中海,是坎城影展的所在地。坎城也以其優美的沙灘為名。在中古世紀時,坎城是Lérins修道院的封建屬地。直到19世紀早期,坎城成為一個農漁業的小村落,在Suquet山丘的人口密度相當高。1830年代開始,法國及外來的貴族逐漸在此建立他們的度假小屋,因此坎城漸漸成了一個度假村。亨利·彼得·柏罕(Henry Peter Brougham1778-1868年)是負責坎城發展的領主,當時他是一位倍受尊崇且頗有才能的英國政治家,1834年在前往義大利的途中,發現了坎城。買下Suquet山丘西邊的土地之後(現今為進坎城的必經之路),柏罕靠著在法國政治圈的門路發展其餘的土地。此濱海村落的發展帶動當地企業發展以及有軌電車的興建。坎城電車之後於1899年啟用,而坎城車站更早於1863年啟用。

DSC02607.JPG

DSC02614.JPG

德斯佩蘭斯聖母堂- Eglise Norte-Dame d’Esperance @ Cannes-坎城. 位於坎城的置高點上,可以一覽坎城。山丘的最高點教堂,建於西元12 世紀的老地標,可以看到整個坎城港口,旁邊有博物館Musée de la Castre,主要是來瞭望台看景致。

DSC02617.JPG

舊城蘇給區- Le Suquet @Cannes- 坎城 . 這裏非常小,一小時內就可遊覽完畢,這是一個很好的喘息休息的地方。小鎮上美麗的老建築和短短的主街道上約有30間餐廳,每一個餐廳都像畫一樣美麗.

DSC02642.JPG

維樂市場- Marché de Forville:Marche Forville Market @ Cannes.是一個有蓋食品市場,每天上午7:30至下午1:00開放。這是購買新鮮農產品和食品紀念品的好地方。

DSC02646.JPG

Cannes-坎城.街頭轉角處的海產店,可以現點現煮,佈置的乾淨簡潔,引誘著食客的視線。

DSC02728.JPG

聖瑪格麗特島- Île Sainte-Marguerite, *聖瑪格麗特島- Île Sainte-Marguerite:聖瑪格麗特島是法國著名旅遊城市坎城的風景名勝之一。坎城外海有兩個島,大的島是聖瑪格麗特島(Ile Sainte-Marguerite),小的是聖何那瑞島(Ile St-Honorat)。這兩個離島曾經是普羅旺斯南部的宗教中心,聖何那瑞是一位羅馬人修士之名,這位聖人在4世紀末抵達此處,並建立一座修道院。而聖瑪格麗特則是他妹妹,瑪格麗特也在島上建了一座修道院。聖瑪格麗特島- Île Sainte-Marguerite, 聖瑪格麗特島另外有一個神秘的傳說,就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曾在此處監禁了11年,後來才移監到巴黎。在島上的堡壘內仍保留當時的囚室, 這就是法國著名的鐵面人(Masque de Fer)傳說, 。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在(茶花女)中也提及了此島。DSC02675.JPG

DSC02692.JPG

DSC02695.JPG

DSC02717.JPG

DSC02725.JPG

聖瑪格麗特島- Île Sainte-Marguerite, 聖瑪格麗特全島植滿松樹,交錯縱橫的林蔭大道將島上緊密地連結,這些筆直道路與兩旁高聳參天的松樹形成特殊的景觀。春末夏初,茉莉與梔子花幽幽滲出香氣, 道路旁的松樹叢隨時可聽到宛轉鳥語聲,這個小島是坎城周末的度假區,隨時可搭乘渡輪遠離塵囂,來此偷得浮生半日閒.

DSC02721.JPG

島上的瀉湖呈現一湖翠綠,周圍的灌木群開滿了嫩紫色的花朵.

( Marseille): 4 Days

                馬賽-Marseille, 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 它位於地中海沿岸,原屬於普羅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業港口。馬賽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的首府,也是隆河河口省的首府。馬賽是由來自福西亞(Phocaea)的古希臘人於公元前600年作為一個貿易港而興建的.它被凱爾特人蹂躪過,然後又被古羅馬征服。在古羅馬時代,它被稱為Massilia。在中世紀時,這裡的商業繁華,威尼斯共和國的商人也會到這裡做生意。1348年黑死病襲擊馬賽,2萬5千市民死了1萬5千。1830年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和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作為商業港口的馬賽,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DSC02734.JPG

DSC02740.JPG

離開坎城,沿著蔚藍海岸駛向馬賽,捨棄快速道路,踠硟前進,飽覽海岸線的美景。途中竟是倚山傍水的小鎮。眼中所見,深藏腦海.

DSC02900.JPG

聖讓堡(Fort Saint-Jean)是法國馬賽的一座堡壘。由路易十四興建於1660年,位於老港入口處,同時修建的聖尼古拉堡位於老港的對岸。路易十四說在談到自己的工程時說:「我們注意到,馬賽的居民都非常喜歡漂亮的堡壘。我們想在這個偉大港口的入口擁有我們自己的堡壘。其實,修建兩座堡壘是為了應對當地反抗總督的起義,而不是保衛這座城市;大炮是指向城市,而不是指向海上。兩座早期的建築物被納入這座堡壘:12世紀十字軍時期的醫院騎士團養老院,15世紀普羅旺斯國王Rene一世塔. 法國革命期間,聖讓堡被用作監獄,關押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二世和他的兩個兒子,路易斯查爾斯和安東尼菲利普。

DSC02750.JPG

Église Saint-Laurent -馬賽聖勞倫斯教堂 : 這座美麗的Saint-Laurent教堂位於舊城區的中心,建在阿波羅神廟的異教寺廟上,是皇家粉紅色石灰岩的典範,是普羅旺斯羅馬式藝術的典範。它被列為歷史悠久的紀念碑,擁有17世紀的鐘樓和毗鄰的聖凱瑟琳教堂,您可以在那裡欣賞基督,多彩木材Pietà和美麗的攝政酒店。在靠近聖讓堡(Fort Saint-Jean)的前院,您可以欣賞到舊港(Old Port)最美麗的景色之一。

DSC02752.JPG

登上聖讓堡-Fort Saint-Jean 遠眺馬賽老港,可以將整座馬賽舊港及附近景點納入眼簾。

DSC02758.JPG

DSC02761.JPG

馬賽舊港- Vieux Port de Marseille: 馬賽舊港自古以來就是馬賽的天然海港。公元前600年,希臘人在地中海一個地勢起伏的海灣,就是今天馬賽老港的所在地登陸,在北岸的山丘建立起一個貿易據點。直到19世紀,老港一直是馬賽的海洋活動中心。在中世紀,老港末端的土地用於種麻,然後製造航海用的繩索,這就是馬賽的主幹道麻田街名稱的來歷。

DSC02777.JPG

馬賽舊港- Vieux Port de Marseille:舊港的清晨像極了臺灣的漁港,港口附近擺滿了漁夫們剛捕起的新鮮漁獲。早上的漁港呈現了不同於夜晚的生命力。

DSC02851.JPG

DSC02871.JPG

Les Îles 遠眺伊夫堡- Chateau d'If : 今日乘渡輪到兩座小島-Les Iles 和 Chateau d'lf. 買的是一段票兩個點。距離馬賽舊港只需十分鐘的航程,即可慢遊一天。Les Iles 有許多海鮮餐廳和醉人的沙灘,值得一訪。

DSC02849.JPG

 伊夫堡- Chateau d'If : 伊夫城堡(法語:château d'If),位於法國馬賽港海域伊夫島上的城堡,因為是大仲馬著名小說《基度山恩仇記》中的場景而聞名於世。伊夫島為弗留利群島(Archipel du Frioul)當中的一個島嶼,以前也是一所拘禁重要政治犯的處所,功能類似臺灣的綠島。附近海水顏色十分迷人,在此拍了不少照片。

DSC02801.JPG

伊夫堡- Chateau d'If:從島上遠看馬賽,似乎多了份寧謐。

DSC02837.JPG

伊夫堡- Chateau d'If :被長期關在島上的政治犯生活必定極其無聊,所以城堡的牆面上有著無數的塗鴨和雕刻,反而成了城堡中的另一大特色。

DSC02894.JPG

法羅宮- Palais du Pharo : 法羅宮(Palais du Pharo)位於法國馬賽西海岸,俯瞰馬賽老港和新港全景。法羅宮為拿破崙三世和皇后所建,供他們來馬賽時居住。1855年馬賽市提供土地,建築師是沃謝和勒菲埃爾。1884年改為醫院,安置霍亂病人。1893年設立狂犬病研究所。1905年創立熱帶病研究所。馬賽醫學院設此

DSC02911.JPG

@法羅宮- Palais du Pharo : 整座伊夫島也盡收眼底。

DSC02883.JPG

馬賽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Sainte-Marie-Majeure de Marseille)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法國歷史古蹟.1896年封為宗座聖殿。它是天主教馬賽總教區(1948年由馬賽教區升格)的主教座堂。目前的主教座堂(Nouvelle Major)規模龐大,拜占庭-羅曼式風格,修建於1852年到1896年,這一地點自公元5世紀起就是馬賽的主教座堂。

DSC02923.JPG

馬賽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La Major: 教堂內部收藏有1122年意大利藝術家Luca della Robbia所造的祭壇和15世紀一座獻給Lazarus(聖經人物,撒拉路)的祭壇,還有一位在18世紀瘟疫大流行時期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生命的主教之墓。

DSC03099.JPG

在第五世紀興建的老主教座堂(Vieille Major)大部分已經拆除,剩下的部分站立在新教堂旁,與新主教座堂相比,新舊交陳,別有一番趣味。

DSC02951.JPG

Parc Borély-博雷利公園: 博雷利公園(法語:Parc Borély)是位於法國城市馬賽的一座公園。是法國文化部列出的法國著名園林之一。公園內有三個不同類型的花園。在1880年至1915年期間,博雷利公園曾經是一座植物園。館中央的建築原本是一棟別墅,現已改成博物館

DSC02962.JPG

Parc Borély-博雷利公園: 該公園於17世紀由一位法國船主兼商人Joseph Borely創建,他在馬賽地區的一座鄉村別墅ChâteauBorély 購買了土地,名為Bonneveine。該莊園於18世紀由約瑟夫·博雷利(JosephBorély)擴建,他在酒莊建造了一座巴斯蒂德(Bastide)或普羅旺斯(Provençal)鄉間別墅。別墅內仍保存著當初的佈置,女主人房尤其特別,極為雅緻。

DSC02983.JPG

DSC02985.JPG

Corniche Kennedy-總統約翰 - 菲茨杰拉德 - 肯尼迪總統林蔭大道: 馬賽的這一條大道,沿著地中海從加泰羅尼亞的海灘延伸到普拉多的海灘。它以1963年被暗殺的美國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總統的名字命名。從一條簡單的道路開始,俯瞰著地中海及其島嶼。沿途有漁民營房,十九世紀別墅(Villa Valmer和Gaby Deslys Villa),酒店,餐廳(包括Le Petit Nice和GéraldPassédat),酒吧和海灘, 經過Vallon des Auffes。肯尼迪是一個長約3公里(1.9英里)的沖積扇, 幾乎沒有中斷,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沖積扇

DSC03011.JPG

隆尚宮-Palais de Longchamp: 隆尚宮(Palais Longchamp)是馬賽的一座宏偉建築,位於第四區的動物園大道(boulevard du Jardin-Zoologique)。隆尚宮包括三個主要部分:
中部:紀念在馬賽修建運河
東翼,美術博物館
西座:自然史博物館
宮殿前是一個宏偉的噴泉。中央部分有座四頭牛和3名婦女的雕塑作品(代表葡萄,小麥和迪朗斯河)。

DSC03008.JPG

隆尚宮-Palais de Longchamp:本想参觀美術館,但正整修中,所以便在建築中穿梭。光影在羅馬式柱子內呈現不同的色彩,不捕捉又太對不起自己了😆

1280px-La_basilique_Notre-Dame-de-la-Garde_(Marseille)_(14245234112).jpg

馬賽聖母院- Notre-Dame de la Garde Marseille: 守護聖母聖殿(Notre-Dame de la Garde)是位於法國馬賽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這座華麗的新拜占庭式教堂坐落在馬賽的制高點,馬賽老港南側海拔162米的石灰岩山頂。守護聖母聖殿是馬賽的主要地標,也是每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的朝聖地點。當地居民通常稱之為la bonne mère(意為「好母親」).1853年,當時的馬賽主教委託由建築師雅克•亨利•埃斯佩朗迪厄設計教堂,1864年9月11日奠基[2]「宗座聖殿興建於19世紀,與港口對岸的Sainte Marie Majeure主教座堂樣式相同。教堂興建於一個13世紀的小聖堂的舊址,供奉的也是守護聖母,傳統上是海員的主保。山上還有一座16世紀的的堡壘,由弗朗索瓦一世建於1525年。守護聖母聖殿的鐘樓高60米,頂部是聖母子的巨大雕像,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和數里外的海上都能看到。此照片非本人所攝,擷取自網路。Photo from Wikipedia Jean-Pierre Dalbéra.

DSC03026.JPG

馬賽聖母院- Notre-Dame de la Garde Marseille: 聖殿的興建歷時五年,花費17萬噸材料,包括23船來自義大利的大理石和斑岩。內部裝飾著大理石,馬賽克和壁畫。許多的牆壁上掛滿繪畫,牌,模型船,戰爭勳章,甚至馬賽足球俱樂部球員的球衣。

DSC03050.JPG

前面的白色玻璃建築是地中海人民文化中心 -Villa Méditerrané: 這座時尚的白色大廈由建築師Stefano Boeri於2013年設計,懸垂的觀賞池中懸掛著壯觀的懸臂。在裡面,有一個玻璃鑲嵌地板的觀景廊.以及兩三個臨時多媒體展覽會.
後面黑的建築則是Musée des Civilisations de -Europe et de la Méditerranée-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該博物館的主題是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建立在海港入口處的填海土地上,毗鄰17世紀的聖讓堡。

DSC03090.JPG

Musée des Civilisations de -Europe et de la Méditerranée-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玻璃建築外利用像水泡式連接的黑色水泥覆蓋在牆外頭,可讓光線透入,和淺綠色的玻璃交織出美麗的光影,柔和了堅硬的鋼骨的線條。

普羅旺斯地區艾克 (Aix-en-Provence Area): 1 Day
          艾克斯的原意是由拉丁文演變而來,也有人說是普羅旺斯最好的地方。公元前122年羅馬將軍發現了這裡的泉水能治病,於是,這座城市就叫做水城-艾克斯,艾克斯市內現有近百處噴泉,這裡的自來水也確實好喝,純淨無雜味。艾克斯(Aix-en-Provence)是普羅旺斯的前首府,這座擁有林蔭大道、噴泉、華宅的中世紀古城,是普羅旺斯最具有都會風情的地區,因為從12世紀開始,艾克斯就是普羅旺斯文化、經濟、知識中心,同時,也是天才畫家塞尚的故鄉,可以在市中心參加塞尚之旅。艾克斯是法國重要的國際學生城,林蔭大道上的雙侍者咖啡館非常受歡迎

DSC03120.JPG

DSC03122.JPG

雙侍者咖啡- Café Les Deux Garcons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 (Aix-en-Provence ): 這間百年咖啡店1792年由兩位侍者起家,店就開在城裡最美麗的米哈博林蔭大道(Cour Mirabeau)上。印象派大師塞尚(Paul Cezanne)生前流連的咖啡館。每天早上來杯咖啡配上可頌,看看來往的行人,就是一日幸福的開始。在南法,天天浪漫。

DSC03215.JPG

我也愛極了這座小鎮,只短短停留了一天,有些可惜,是座可以生活的地方。退休後,要來此 long stay 🙂

DSC03140.JPG

小城極優美,景點很多。今日碰到市集,有許多特別的產品,像這家的花茶店所提供的茶飲也極具特色。

DSC03220.JPG

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 (Aix-en-Provence Area):這是座極其美麗的城市,入眼之處都是美景,每家商店的佈置都像幅畫般讓人佇足。

DSC03151.JPG

艾克斯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St-Sauveur: 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天主教艾克斯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法國國家歷史文物。興建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市集的遺址上,從12世紀到19世紀多次重建,包括了羅曼式、哥德式和新哥德式風格,有古羅馬圓柱和6世紀洗禮池。

DSC03163.JPG

艾克斯主教座堂- Cathédrale St-Sauveur:今日教堂內巧遇詩歌班的排演,柔和純淨的聲音沈澱了許多旅人的心。

DSC03188.JPG

塞尚的工作室- Atelier de Cézanne:塞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艾克斯人,他在美術史上享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被認為是從印象派到立體派繪畫發展的關鍵人物,有“現代繪畫之父”的美譽。有光的房子真美!!屋子後有一大片的庭院,參觀完工作室後,可在附近走走,體會一下畫家的晚年生活。

DSC03189.JPG

塞尚的工作室- Atelier de Cézanne: 塞尚工作室位於老城以北,是這位藝術家生前使用的最後一間工作室。雖然裡面沒有懸掛任何作品,但工作室裡保留了他去世時的樣子,作畫的工具散落在地上。畫室視野極佳,可以望見他經常描繪的聖維克圖瓦山。

DSC03234.JPG

Marius Fabre-馬賽皂工廠@ Salon de Provence:馬賽皂十分出名,而創始店就是這家位於普羅旺斯的 Salon. 皂廠成立於1900年,仍出產著貨真價實的肥皂。這裡有免費導覽和博物館可參觀工廠。

DSC03237.JPG

Marius Fabre-馬賽皂工廠@ Salon de Provence:廠內所生產的肥皂以72%的橄欖油皂最有名,用來洗身體極具滋潤效果。所有成分都是天然的。我買了蜂蜜,薰衣草和橄欖的套裝禮盒,每次一打開行李箱,就聞到濃濃的天然皂香味,是極佳的拌手禮。

DSC03252.JPG

chez Monique et Rémi @Avignon-艾維儂。我們這次在普羅旺斯住了六晚,以艾維儂為主向外探索各城鎮,所以選擇了這間位於郊區的民宿。民宿不提供早餐,但有個很棒的廚房,可讓愛做菜的人大顯身手。主人房就在隔壁,一家人十分親切。

DSC03272.JPG

 chez Monique et Rémi @Avignon.民宿位於鄉間,所以有極大的庭園。南法日照長,今日終於讓早睡的我拍到夕陽了😆

尼姆 ( Nimes): 1 Day

尼姆(法文:Nîmes)是法國加爾省的省會,並是此省的最大城市,尼姆有著古老的歷史。市內的歷史遺跡預測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8年世界遺產大會)。由棕櫚樹和鱷魚構成的金屬徽標象徵著尼姆這座古老的城市, 城市中心內的街道上,布滿了這種圓形徽標, 是此旅遊城市的一大特點。 市標形象還體現在古城中的一旅遊景點處。由多家餐館包圍著的一顆大的棕櫚樹,以及旁邊座立的鱷魚噴水池。 每到夏季旅遊季節,這塊景點擠滿了就餐的旅客,和拍照的遊人。由於夏季乾燥炎熱,鱷魚噴水池也成為兒童嬉戲的地方。 大人在旁就餐或者品味咖啡,孩童則在一旁遊樂嬉戲。 完全展露了法國南方城市人文生活風格的獨特景致。

DSC03283.JPG

DSC03286.JPG

尼姆綠樹成蔭,因良好的灌溉系統,處處噴泉和水池。

DSC03298.JPG

尼姆競技場 -Arena of Nîmes: 尼姆競技場(Arènes de Nîmes)是一座古羅馬圓形競技場,位於法國城市尼姆。它大約建成於公元70年,1863年改建為鬥牛場。尼姆競技場每年舉行兩次鬥牛,也用於其他公共活動。這座建築為橢圓形,長133米,寬101米。設有34排座位,能容納16300名觀眾的能力,1989年以後設有可移動的屋頂和供熱系統。尼姆競技場興建於皇帝奧古斯都時期。羅馬帝國衰落後,競技場由西哥特人設防,四周築起圍牆。在其後的西哥特人勢力崩潰後,進入動盪不安的時期,後來穆斯林曾經入侵。18世紀初被法國國王征服,尼姆子爵在競技場內建造設防的宮殿。後來在此範圍內發展成一個小社區,有100名常住居民和兩個小教堂,在最高峰時競技場內曾經生活700人。這些建築物一直留在競技場內,直到18世紀,當時決定將競技場改為目前的形式。

DSC03337.JPG

方型神殿 -Maison Carrée: 方形神殿(法語:Maison Carrée)是位於法國南部尼姆的一座古代建築,是保存狀態最為良好的古羅馬時期神殿建築之一。方形神殿建設於西元前16年[1]。4世紀後,這裡成為基督教的教堂。1823年後,方形神殿成為一座美術館。現在則是影視廳,播放著尼姆城在奧古斯都時代的興起故事,看了覺得好感動。
旁邊的玻璃建築是卡雷藝術博物館- Le Carré d’Art。是座展示當代藝術與城市的市政圖書館和博物館。由玻璃,混凝土和鋼構成。

DSC03350.JPG

走在此,不僅是視覺的饗宴,也豐富了旅人的心靈。

DSC03372.JPG

德拉方丹噴泉花園 -Le Jardins de la Fontaine:是一座公共公園,其建築組織中有兩處古蹟-戴安娜神廟和馬格納塔。是歐洲最早的公園之一,至今仍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公園之一

DSC03376.JPG

黛安娜神殿 -Temple de Diane:戴安娜是羅馬的狩獵女神,對應的是希臘的阿爾忒彌斯女神。這個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5年,位於現在的泉水公園裡面,羅馬時期這一帶應該是水系及浴場之類等羅馬人的水活動中心。盧浮宮有幅法國著名風景古蹟畫家休伯特.羅伯特(Hubert ROBERT,1733-1808)畫的油畫,就是這座神廟在18世紀時的樣子。屋頂雖然沒有了,但能看出拱形的屋頂。

DSC03383.JPG

La Tour Magne- 馬格納塔. 馬格納塔是一座位於尼姆在加爾的羅馬式建築高塔,位於城市置高點,可俯視整座尼姆城。在羅馬時代高36米,塔現在只有32.50米,有一半已傾。它由八角形基座組成,內有132個階梯通向塔頂。

DSC03390.JPG

La Tour Magne- 馬格納塔,走完通往塔頂僅容一人通過的132個階梯,就可飽覽整座尼姆市。登高必能望遠,值得!!

DSC03408.JPG

加德水道橋- Pont du Gard:加德水道橋(Pont du Gard)位於法國加德省靠近雷穆蘭的地方,是古羅馬所建造的輸水系統。加爾橋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加爾東河的橋梁,而加爾東河則是因為加爾省而得名。加爾東河是由許多支流匯集而成,而當中有幾條支流被叫做加登(Gardon)在奧古斯都全盛時期,當時加爾南邊的尼姆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奧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個城鎮,公元前19~20年,阿格里巴占有這個城鎮及周邊地區。當時,城內有許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證城內居民的飲用水得到足量的供應,還必須從尼姆以北50公里外修建渠道,將泉水運送到目的地,加爾橋便是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許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經過周密謹慎的計算和設計,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這就是運用一個簡單的地勢落差避免了安裝、設置壓力系統來排除水流動過程中的障礙和促進水流動的動力。位於地表的一段橫渠需跨越加爾東河(附近約21公里處),於是加爾橋被建造。它是這輸水管道的一部分,當然,也是跨越加爾東河的通道,供敞蓬雙輪馬車、行人通行。加爾橋總共有三層,高49公尺,最長的一層(上層)長度為275公尺。建築該橋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
第一層:6個拱,142公尺長,寬6公尺,高22公尺。
中間層:11個拱,242公尺長,寬4公尺,高20公尺
第三層:47個拱,275公尺長,寬3公尺,高7公尺。
在第一層有一條道路,在第三層則為輸水道,輸水道為1.8公尺(6英呎)深,1.2(4英呎)公尺寬。18世紀中期拓寬下層為高架橋,19世紀在拿破崙三世執政時期進行修葺。1958年千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曾達到渠橋的第二層,造成35人死亡,該橋卻安然無恙,不能不令人驚嘆古羅馬建築師們的鬼斧神工。這一建築傑作是法國的重點保護對象,1984年法國政府又以「加爾橋」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5年7月獲得批准。

DSC03417.JPG

加德水道橋- Pont du Gard:夏日炎炎,Gardon 河清涼的河水成了人們避暑的好勝地。

亞爾-Alres-1 Day

亞爾是一個位於法國南部的城市,屬於隆河省。在這個城市裡,你可以看見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羅馬遺址,包含了圓形競技場以及露天劇院。這是座隨處可見古羅馬遺跡、瀰漫歷史芳香的城市,也是一座不難發現梵谷足跡、飄散藝術氣息的迷人小鎮。南法普羅旺斯地區的亞爾,既保留了千年前的古代劇院、浴場、競技場,也留下了一代畫家的諸多名畫場景.

DSC03428.JPG

今日從艾維儂開往亞爾-Alres.一大早就給了個大驚喜!!連綿的幾座大面積的向日葵花田,哇,太棒了!!

DSC03431.JPG

今日的天氣也出奇的好,捲雲般似棉絮樣的雲層配上湛藍的天空,再點綴如生命綻放般金黃的向日葵,簡簡單單的構圖就把世間所有的美好灑脫至盡。

DSC03433.JPG

提到向日葵,就得提到從荷蘭搬到南法尼爾養病的天才畫家梵谷。他的畫風也因南法的陽光和鮮明的色調產生了重大的變化。他的人生雖短,卻像川端康城筆下的櫻花般,極力綻放過。兩人的個性也極其相似。

DSC03461.JPG

梵谷精神療養院 -Espace Van Gogh:從聖雷米鎮中心,沿著梵谷大道直挺挺邁進,約莫20分鐘步行即可抵達梵谷曾住過的聖保羅精神療養院,療養院已轉換為展覽中心.

DSC03484.JPG

Théâtre Antique d'Arles-古代劇場 (阿爾勒): 古代劇場(Théâtre antique)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的一座古羅馬建築,興建於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羅馬殖民地建立之後不久。它始建於公元前40年到30年之間,完成於公元前12年左右,是羅馬世界較早建造的石砌劇場之一。該劇院是羅馬道路網decumanus的一部分。1840年,古代劇場被列為法國文化古蹟.古代(antique)一詞,一般而言,用來形容具有古希臘或古羅馬時期的特徵或受其影響的風格。特別指古典藝術方面,古代雕塑人物的再現和古藝術裝飾風格的運用,用來作為其他歷史時期完美的典範。

DSC03488.JPG

DSC03516.JPG

阿爾勒競技場-Arles Amphitheatre:阿爾勒競技場(法語:Arènes d'Arles)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的一座古羅馬圓形競技場,也是該市最主要的名勝古蹟。它長136米,寬109米,120個拱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這座競技場可容納觀眾2萬多人,用於觀賞戰車比賽和血腥的徒手格鬥。今天,它吸引了大批市民觀賞殘酷性略低一些的鬥牛, 在夏季也有戲劇和音樂會.

DSC03520.JPG

梵谷咖啡馆 Cafe Van Gogh:在論壇廣場(Place du Forum)旁鼎鼎大名的梵谷咖啡館(Cafe Van Gogh),店家刻意營造豔黃色調,與梵谷所繪《星空下的咖啡館》相去不遠.

DSC03523.JPG

DSC03526.JPG

朗格盧瓦大橋- Pont de Langlois-Pont du Van Gogh-梵谷橋:朗格盧瓦橋是一座在法國阿爾勒的吊橋,由梵谷於1888年在以吊橋為背景,畫了四幅畫.

DSC03529.JPG

都德的風車-Moulin de Daudet:都德的風車位於亞爾附近的方特維雷(Fontvieille),方特維雷是一座清新空曠的小村莊,充滿法國南部浪漫的田園風情,這裡有一座著名的風車小屋,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在一篇名為《來自風車小屋的信》中描繪的原型。這座風車小屋現在成為了都德博物館,展示著被翻譯為各國語言的《來自風車小屋的信》等書籍以及有關都德的一些資料等。

DSC03532.JPG

Le Château de Montauban@方特維雷(Fontvieille):沿著都德風車的小徑走到盡頭,會來到一棟建於十八世紀的別墅,也是來自風車的小屋的信這本小說中都德和其妻子居住的地方。現今這棟別墅只在夏季對私人開放。

DSC03543.JPG

羅馬古跡城-Glanum: Glanum是一個古羅馬城市.城市最初是凱爾特人(Celto -利古里亞),希臘之後,成為羅馬的殖民地,公元前一世紀已經成為老城區。是一個供奉凱爾特神話中的上帝之神-格萊尼斯,這個神與該省的治療之泉聯繫在一起,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在奧古斯都統治時期,格蘭納姆被提升為殖民地,並建造了許多紀念建築。其中包括廣場,浴室,凱旋門,各種寺廟等(其中一些是由奧古斯都的女婿Agrita製作的)。260年, Glanum被Alamani(一種日耳曼人)摧毀並被遺棄。居民搬到了北方幾公里處的城市(現在是聖雷米普羅旺斯)。之後,除了高層建築的一部分外,Gurunum被埋葬,並於1921年被挖掘出來。從那時起,它就是法國羅馬時代最重要的發掘之一。
特色建築:
凱旋門-公元10至25年,格蘭納姆(Granum)建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有一個由獲勝的羅馬人在鏈條中繪製的高盧戰俘,據認為它與公元1世紀後的死亡紀念塔密切相關。
死亡紀念塔(Mausolée,Mozole)-是一座
18米高
的塔樓,是古羅馬時代遺物中保存最完好的塔樓之一。雖然有一些缺失的人物,但可以清楚地讀到“Sexius,馬克思,盧修斯朱利葉斯,蓋烏斯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的題詞。在它的基礎上,有一種描繪歷史或神話外觀的浮雕。
這座凱旋門和死亡的紀念碑塔,今天被稱為les古董,是古代城市現存遺物中最偉大的遺蹟之一。

DSC03547.JPG

羅馬古跡城-Glanum :大部分的Glanum已被埋葬在土堆中,其中只有一部分仍在地表上。遺址範圍頗大,可排上半天時間細看。

DSC03566.JPG

圖像大教堂-Carrières de Lumières:(圖像大教堂)是每年在普羅旺斯舉辦的獨特展覽,距離艾維儂不遠。這個場地座落在封閉的石灰石採石場,提供了一種近乎宗教的體驗,遊客走在它的冷牆和黑暗的牆壁之間,只是被圖片和音樂所包圍。該節目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因為巨大的圖片投射在牆壁,天花板和地板上,而音樂則四處傳播,極為獨特的感受。我們這次很幸運的看到了日本以及梵谷的作品展,在多媒體的聲光中,將梵谷生前所有的畫融入近三十分鐘的表演中,並加以分門別列,實在精彩!!也令人有不虛此行之感。

DSC03588.JPG

圖像大教堂-Carrières de Lumières:採石廠的外觀,地質屬白色石灰石,用來建築城堡和別墅,城牆等。在經濟考量下,於1959年關閉。現在的表演則給了原本冰冷的採石廠另一個活力無限的生命。

DSC03634.JPG

DSC03656.JPG

萊博德城堡 -Château des Baux: 萊博德城堡(Château des Baux)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羅訥河口省村莊普羅旺斯地區萊博的一座10世紀城堡。城堡和小鎮由萊博德領主統治了五百年,經歷了蹂躪普羅旺斯的不斷衝突。在受法國國王控制之前,是城堡的黃金時代。從16世紀起,家族爭鬥和宗教戰爭導致該鎮的衰落,最終在1633年路易十三下令拆除城堡。現在,來到萊博德城堡的遊客能看到巨大的攻城機械,包括歐洲最大的投石機,四月和九月之間每天發威數次。

DSC03622.JPG

萊博德城堡 -Château des Baux:城堡周圍是典型的南法鄉村景色。許多的葡萄園,橄欖樹和農田。

亞維儂-Avignon Area: 1 Day

DSC03795.JPG

   亞維儂(法語:Avignon; 加斯科:Avinhon)是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沃克呂茲省,羅訥河左岸的一座城市。亞維儂始建於羅馬時期。現今是法國南部的旅遊勝地之一。在1309到1377年之間,天主教教廷從羅馬梵締岡遷移至此,前後一共有七位教宗在亞維儂教廷生活,直到格利高里十一世遷都羅馬。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這段時期也被後世稱為亞維儂分裂時期。亞維儂城原是喬萬娜一世的屬地,在1348年售予教廷。教廷對亞維儂的統治一直延續到1791年法國大革命之時,其後亞維儂成為法國的一部分。亞維儂是沃克呂茲省的省會,也是法國少見的保留了城牆的城市。城牆內有為教宗修築的教皇宮。此外著名古蹟還有亞維儂聖母大教堂、聖貝內澤橋等。1995年以亞維儂歷史城區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DSC03683.JPG

 教皇宫- Palais des Papes@ Avignon: 教皇宮(法語:Palais des Papes)是座落於法國南部城市亞維農的一座古老宮殿,為歐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教皇宮不僅是教皇的宮殿,也是一座要塞。在十四世紀期間,亞維農教皇宮是天主教教廷的所在地[。歷史上有六次的教宗選舉是在亞維農教皇宮舉行的,分別選出了本篤十二世(1334年)、克雷芒六世(1342年)、依諾增爵六世(1352年)、烏爾巴諾五世(1362年)、額我略十一世(1370年)和本篤十三世(1394年,對立教宗)。教皇宮由內外兩層建築構成。分別是於本篤十二世時期建造的要塞式的舊宮,以及亞維農教皇中最為奢侈的克萊孟六世時期在舊宮基礎上擴建的新宮。教皇宮不僅是歐洲最宏大的哥德式建築,同時也從各方面顯示出了國際哥德式的風格。無論在建築還是裝飾方面,教皇宮都集中了當時代頂尖的大師的成就。其中包括了十四世紀法國著名的建築師,皮埃爾•裴松以及讓•德魯夫,以及錫耶納學派的壁畫大師,西蒙涅•馬爾蒂尼和馬提歐•吉奧凡尼提。1995年,教宗宮和亞維農歷史中心被列為世界遺產.

DSC03689.JPG

教皇宫- Palais des Papes@ Avignon:我們今日参觀了教皇宮的中文語音導覽。導覽時每人給一份平板加耳機,平板有衛星訂位,走到哪解說到哪,而且在平板中還有3D還原圖,將每個房間還原到羅馬教皇時期的景像,很棒的創新體驗。

DSC03697.JPG

教皇宫- Palais des Papes@ Avignon: 歷史在更迭,古文物被保留了下來,深深的長廊踩滿了古今人物的腳印。

DSC03732.JPG

亞維儂主教堂- Notre Dame des Doms:亞維儂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s Doms d'Avignon)是天主教亞維儂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法國歷史文物。亞維儂主教座堂是羅曼式建築,建於12世紀,西塔樓頂部豎立聖母鍍金雕像,內部有14世紀哥德式雕塑傑作,若望二十二世陵墓。

DSC03741.JPG

巴特拉瑟島- Barthelasse Island:它是歐洲最大的河流島嶼之一,長8公里/ 5英里,最寬處3公里/ 2英里,佔地700公頃/ 1,730英畝。這是逃離旅遊人群的理想場所。島上河岸邊的公園是遙望艾維儂城和艾維儂橋的好地方,每天有免費渡輪行駛兩岸。

DSC03747.JPG

亞維農橋- Pont St-Benezet:亞維農橋,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紀橋樑。這座橋最初橫跨羅納河,連接 亞維農和左岸的 亞維農新城(Villeneuve-lès-Avignon)。它興建於1171年到1185年,原來的長度為約900米,但因經常遭受洪水而倒塌,不得不多次重建。幾個世紀以來,由於橋拱倒塌,它變得越來越危險,被搖搖晃晃的木橋取代。1668年特大洪水後,這座橋的大部分被沖毀,終於不再使用。此後它被廢棄,沒有人試圖修復它。倖存的橋拱也陸續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個橋拱今日只有4座保存下來。根據傳說,這座橋的建築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牧童聖貝內澤,一位天使命令他修建一座跨越這條河流的橋樑。起初他受人嘲笑,但是他奇蹟般地移走了巨大石塊,證明他有神靈相助,於是贏得了富人的資助。他去世後,被安葬在橋上的一個小聖堂。這座橋也是羅訥河船夫朝拜他們的主保聖人聖尼各老的地方。他們最初在橋上的聖尼各老小堂朝拜(聖貝內澤的遺體也埋葬於此),但是越來越嚴重的橋樑失修,導致神職人員擔心橋樑徹底倒塌,拒絕去聖尼各老小堂主持儀式。18世紀,在大橋 亞維農一側橋頭的陸地上,新建了一座小堂。這座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里昂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固定橋樑,也是 亞維農教宗領地(Comtat Venaissin)與法國國王控制下的法國本土之間唯一的橋樑。因此,河流兩岸都有守衛嚴加防範。由法國王室控制的左岸,興建了強大的腓力四世塔和 亞維農新城城堡。在 亞維農一側,在14世紀建造(15世紀進行重大修改)了大型門樓,穿過門樓、通過城牆和一個坡道,才能進入城內

DSC03777.JPG

共和大道- Rue de la République:共和國街(Rue de la République)是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的少數幹道之一,開闢於1856年-1867年).系拆除原來的聖馬可街(rue Saint-Marc)新建的林蔭大道,稱為波拿巴街(rue Bonaparte)。它連結時鐘廣場(Place de l'Horloge)與共和國門(Porte de la République)外通往巴黎的新火車站。寬15至25米。今日遇到艾維儂慶典,人好多呀!

DSC03785.JPG

艾維儂老城。七月的南法,是屬於向日葵和薰衣草的😍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 sur la Sorgue: Half Day

索爾格河畔利勒(法語:L' Isle-sur-la-Sorgue)是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沃克呂茲省的一個市鎮,位於該省南部.城市在12世紀時即被用做護城河的 Sorgue 河所環抱,極為悠閒雅緻。

DSC03814.JPG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 sur la Sorgue:每個週日的露天市場在16世紀即已成形並延續至今。

DSC03815.JPG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 sur la Sorgue: 南法的每座小鎮都是花仙子的天堂。

DSC03817.JPG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 sur la Sorgue:老闆賣的自製的牛軋糖-Nougat de Montelimar, 十分軟嫩不黏牙,內有數種不同口味,是超棒的伴手禮。

DSC03820.JPG

DSC03837.JPG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 sur la Sorgue: 小鎮上的咖啡廳和餐廳幾乎都是傍水而建,我們也好整以暇的坐下來飲一杯幽靜。

碧泉村 -Fontaine de Vaucluse: Half Day

擁有南法九寨溝之稱,傍著River Sorgue索格河而建,一直延伸到河流的源頭,也是法國最大湧泉沃可呂茲Vaucluse的所在地.

DSC03868.JPG

水從石灰岩洞中流出,因石灰岩是天然最佳過濾器,河水也極其清澈

DSC03876.JPG

DSC03886.JPG

炎炎夏日,在碧綠的水源頭傾聽蟬鳴,圖個清涼,人生此刻最棒!!河水內長了許多翠綠的水草,讓原本清澈的河水更顯碧綠。河水旁也有不少餐廳,若不趕時間,就停下來享受這美好的片刻。

塞农克修道院 -Abbaye de Senanque: Half Day

DSC03897.JPG

Abbaye de Senanque:塞南克修道院(法語: Abbaye Notre-Dame de Sénanque)是一個熙篤會修道院,位於法國普羅旺斯沃克呂茲省村莊戈爾代附近。1148年,得到卡瓦永主教和巴塞隆納伯爵、普羅旺斯伯爵捐助,來自阿爾代什省馬贊修道院的熙篤會修士建立了塞南克修道院。這些貧窮的修士首先建起了臨時小屋。1178年,修道院教堂祝聖。宿舍、食堂、寫字間等其他建築也陸續興建,均採用羅馬式風格,樸實無華,避免採用會讓修士們分心的裝飾。在13和14世紀,塞南克修道院達到頂峰,經營四個磨坊,七個田莊。住在塞南克的修士種植薰衣草,以養蜂為生。法國宗教戰爭期間,修道院遭新教徒洗劫。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修道院被沒收並出售給私人,修士被驅逐。1854年,熙篤會修士回購該處產業。1903年再度遭驅逐,撤到坎城附近,萊蘭群島聖托諾拉島上的萊蘭修道院。1988年恢復了塞南克修道院。在普羅旺斯還有另外兩個早期的熙篤會修道院:西瓦岡修道院和多宏內修道院,與塞南克修道院並稱為「普羅旺斯三姐妹」。

DSC03920.JPG

塞农克修道院 -Abbaye de Senanque: 修道院近十幾年來因院旁廣植的薰衣草而聲名大噪,每到夏天薰衣草盛開季節,從世界各地趕來朝聖的遊客絡繹不絕。今年因重植薰衣草,花況不佳,再加上四週全被圍上柵欄,取景不易,只好盲拍一番。

DSC03908.JPG

塞农克修道院 -Abbaye de Senanque:修道院內也不再對外開放,但牆上的綠藤蔓卻充滿風情。

DSC03900.JPG

塞农克修道院 -Abbaye de Senanque:修道院內其中一棟建築闢為展覽室和禮品店。薰衣草皂以紫色緞帶配上薰衣草花和紫色的夏蟬,這樣的伴手禮真是浪漫呀!

勾禾德 –Gordes: Half Day

DSC03977.JPG

勾禾德位於法國沃克呂茲山脊南部普羅旺斯地區,面向呂貝隆山區,海拔370米,距離著名的薰衣草花田和塞南克修道院僅2公里。 勾禾德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普羅旺斯小鎮。普羅旺斯是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古代時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毗鄰地中海,與意大利接壤。普羅旺斯地區物產豐饒、陽光明媚、風景優美,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起就吸引著無數遊人,至今依然是旅遊勝地。普羅旺斯出產優質葡萄酒,薰衣草花田美景更為這裡增添無窮的魅力。 勾禾德是法國最美麗的小鎮之一。小鎮建於中世紀,房屋全部用花崗岩壘成並呈梯形錯落有致地排列,從遠處看過去猶如一座空中的村莊。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感受古老的城堡、教堂帶來寧靜的鄉村生活。 英國作家彼得-梅爾憑藉普羅旺斯系列叢書為世人熟知,其經典旅遊散文《山居歲月》的就是以勾禾德及附近村莊為背景,記錄自己與妻子在這裡第一年的浪漫生活。梅爾將這裡的暖陽、扣風、濃濃薰衣草香鐫刻在他的文字之中,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DSC03954.JPG

勾禾德 –Gordes:勾禾德也是座典型的石灰岩城堡,但比起其它城堡更壯觀些。

DSC03987.JPG

前往 Roussillon 的路上,盡是葡萄園區。南法的葡萄酒聞名全世界,到處都是酒莊。這幾年以粉紅色葡萄酒 Rose 為主打,也大放光芒。

魯西隆- Roussillon: Half Day

DSC04022.JPG

這是座熱鬧的小鎮。來來往往的遊客讓這座歷史古城更加朝氣蓬勃。位於南法的魯西隆之前曾屬於前加泰隆尼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Catalonia的一部分,根據1998年時的調查,有34%的當地居民都說加泰隆尼亞語。在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1618-1648)之前,這裡屬於西班牙的領土。

DSC04003.JPG

魯西隆- Roussillon: 小城依山而建,因紅土地質特殊,大量用於建材上,所以建築物本身比其他用石灰岩而建的城市,更加鮮豔,對比也更強烈。

DSC04010.JPG

魯西隆- Roussillon:遇到了位來此購屋定居的英國倫敦人士,比起總是霧氣凝重,灰濛色彩的倫敦,他一定更愛南法充滿熱情朝氣的陽光。

DSC04041.JPG

红土散步道 -Le Sentier des Ocres:就近在Roussillon 小鎮隔壁走路兩三分鐘的距離,現在開放給觀光客的Le Sentier des Ocres 紅土散步道就是一個過去的老礦場,走在這裡簡直就像走在一個外星球,每一吋土地幾乎都是紅的.

阿普特镇-Apt: Half Day

DSC04059.JPG

阿普特镇-Apt: 阿普特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別具趣味的小鎮。小鎮比較知名的景點是聖安娜教堂,於1056年在一棟大廈的廢址上興建,直至17世紀後期才最終完成,它與附近發現的眾多羅馬時期的遺址不僅是當地悠久歷史的見證,還是歐洲建築風格的體現。
阿普特還是阿普特區熱鬧的小鎮,每年舉辦薰衣草節時,小鎮居民會著傳統服飾,帶著薰衣草產品表演。 遊客還可以參加附近的周末集市,買到蜂蜜、香薰、香皂、葡萄酒等各種各樣的地方特產,也可以品嚐新鮮的水果以及此地幾百年傳統工藝製作的果醬,美味的果醬足以讓您樂不思蜀。此外,這裡也是登山、遠足、 山地自行車等戶外活動的好去處.

DSC04061.JPG

阿普特镇-Apt: 小鎮上有許多具有特色的小店和咖啡廳,花上半天逛逛,絕對值得。

DSC04079.JPG

DSC04082.JPG

DSC04091.JPG

從APT到 Sault-索村就慢慢進入南法最美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區。到處都是盛開的薰衣草,美不勝收!!到處可見新鮮採集的薰衣草。

索村- Sault:Half Day

DSC04094.JPG

DSC04106.JPG

是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沃克呂茲省的一個市鎮,屬於卡龐特拉區 索縣。索村(Sault)被稱為“薰衣草之都”, 是歐洲最大的薰衣草產地,它是一個位於大約海拔四百公尺的小鎮,索村(Sault)只有一千多的人口, 整個小鎮被薰衣草的花海所包圍著。與瓦朗索樂(Valensole)平原不同的是這裡是山區薰衣草,地勢跌宕起伏,峰嶺險峻、蜿蜒的山脈。雖然說在仲夏, 普羅旺斯地區的路邊或者公園裡也常看到薰衣草, 但是每年夏季一到, 很多法國人也不只是一次的去索村(Sault)感受熏衣草的味道,那裡一片片紫色的高山薰衣草,好似舖了紫色地毯的大地,空氣中瀰漫著花香, 天空的藍, 山巒的綠, 加上薰衣草的紫, 一路上就只有"藍, 綠, 紫" 點綴大地,十分夢幻,百看不厭。

瓦倫索勒高原- Plateau de Valensole: Half Day

DSC04123.JPG

DSC04153.JPG

DSC04185.JPG

DSC04221.JPG

DSC04261.JPG
瓦倫索勒坐落在呂貝隆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交匯地的高原上,被稱為最經典的普羅旺斯小鎮之一。由於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燥少雨,地處高原日照充足,這裡擁有整個普羅旺斯面積最大的薰衣草花田。每年夏季,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薰衣草花田,浪漫迷人。本次薰衣草之旅大成功 !!

聖十字湖- Lac de Sainte Croix: 1 Day

DSC04263.JPG

 聖十字湖- Lac de Sainte Croix: 聖十字湖(Holy cross Lake),又稱聖十字水庫,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韋爾東大峽谷的入口處,1974年建成的聖十字攔河大壩,把韋爾東河水阻隔在山谷之中,形成了法國第二大水庫,取名聖十字湖。 聖十字湖是由於人工建造大壩而形成的人造水庫.

DSC04287.JPG

聖十字湖- Lac de Sainte Croix: 湖邊有數個小城,這是 Bauduen-博迪昂.

DSC04298.JPG

Bauduen-博迪昂. 小鎮居民人口不到四百人。暑期觀光客較多,戲水的旅客最多。比起其他觀光小鎮,這裡更加寧靜。

DSC04326.JPG

Les Salles sur Verdon-韋爾東河畔雷薩勒:小鎮曾被淹沒,現今的城市是在1970年重建的,並已發展成發展成聖十字湖旁們避暑勝地和旅遊景點。

DSC04327.JPG

Les Salles sur Verdon-韋爾東河畔雷薩勒:這座重新建立的小鎮,將以前被摧毀時保留下來具有意義的建築重新付以新生命。小鎮美化極佳,十分清新乾淨。

DSC04335.JPG

凡爾登大峽谷-Gorges du Verdon:凡爾登大峽谷位於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大區裡,是世界第二大峽谷,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峽谷之一,全長25公里,700米深,著名的聖十字湖、薰衣草聖地瓦朗索勒(Valensole)、陶瓷小鎮(Moustiers-Sainte-Marie)、卡斯特亞納(Castellane)等也屬於這個區域。這裡被譽為極限愛好者的天堂,無論是登山遠足,還是泛舟湖上,在這裡你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建議自駕游覽凡爾登大峽穀保護區內城鎮分佈較分散.戶外運動聖地攀岩凡爾登峽谷多變的地形和陡峭的岩壁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攀岩登山地之一,目前開發了900餘條難度不一的路線以供登山愛好者選擇。遠足如果你喜歡更平和的遊覽方式,不妨和家人朋友一起在峽穀保護區中遠足,一路欣賞高聳的山峰、潺潺的流水、綠意盎然的山谷、有趣的野生動物等,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遊覽聖十字湖聖十字湖位於凡爾登大峽谷的谷口,在半山腰就能看見.

DSC04345.JPG

 Artuby Bridge :開回尼斯途中,在一座橫跨 Verdon 河的鋼筋混凝土橋上,好多年輕人在玩高空彈跳。這是歐洲最高的橋樑,俯瞰高度有182公尺。實在是沒膽嚐試🙁拍好照,我們繼續往尼斯出發,準備結束此次南法蔚藍海岸和南阿爾卑斯山區普羅旺斯之旅。

    在這趟自駕旅行中,發現整個南法蔚藍海岸地區和南阿爾卑斯山區還有許多小城鎮並未納入行程之中。雖有小遺憾,但能看到盛開的向日葵和薰衣草花海已是大大的滿足!!

       

 

 

 

 

文章標籤

chien7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八天的不丹之旅在難捨的情懷下畫下句點,對於愛慢遊以及不喜歡被固定行程綁住的我,不丹真是太好玩了!!除了自然優美的風景外,信仰真誠以及友善,好客,純樸的僧侶和人民是最大的特色,讓我此行有著無數的感動。

     此篇遊記除了既往的行程和景點介紹外,我會多加些行程前的準備事項,讓各位能一次了解去1不丹旅行的所有概念。

     去不丹旅行不可能像背包客一樣,伶著行李,機票一訂,就可以去自助了。一定要通過不丹境內的旅行社來辦理簽證,並透過他們來完成所有行程。如果想要享受在不丹境內慢活,那可以考慮不用參加臺灣的旅行社的圑.參加大團第一,費用高,第二,行程不自由,第三,浪費太多時間。我這次看到一個臺灣團約十來人到虎穴寺,腳健的,快快上山又下山在餐廳等腳慢的兩人團員,不耐得無法停止抱怨,實在覺得可惜。但若嫌安排行程,訂機票麻煩,要簡單點,參加臺灣旅行社的團就是好選擇。以下將行程前注意和準備事項簡單介紹。(所有言論純屬個人經驗,僅供參考,請讀者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旅遊)
        
    * 找不丹旅行社:旅遊業是不丹的第二大經濟收入,所以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因國家在旅遊法規上要求非常嚴格,基本上非常保護遊客,所以各旅行社的素質都不錯。我們這次參加的是  Bhutan Travel Bureau, 已有25年經驗,服務態度極好。網址: www.bhutantravelbureau.com. 另外我要推薦一家較小的公司,是此次不丹之行的導遊先生自己的公司,他帶團二十年,經驗豐富,服務沒話說,此次健行伙伴肌肉拉傷,他揹著她上山下山,沒一句怨言,非常敬業。他公司名稱是 Happy Nest Vacations,  網址如下: www.happynestvacations.com. Email: happynestvacations@gmail.com ,Telephone :+975 - 1760 0173 | +975 – 7736 5550
 
    *旅遊季節和天數: 不丹旅遊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淡季: 12月,1月和2月.因開始下雪,路況很差,2月和3月初是溶雪季,路況也差。6月,7月和8月是洪水季節,路況恐怖,土石流和山崩非常嚴重。3月初到3月中已是旺季,但近年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也會下大雪,我們就碰上了,所以也不建議。而九月上旬也可能碰上大水,雖也是旺季,但仍不建議。
     旺季: 不丹政府的官訂旺季是3-5月,以及9-11月。我建議是3月15到5月2O,因百花接連盛開,美不睱給,且氣候較穩定。另一個季節是9月底到1O月底,秋天雨水少,天氣好,藍天白雲機會大,再加上變葉植物添顏色,保證拍個不停。請提早至少九個月之前訂好行程,否則好的旅館會訂不到。
     旅遊天數: 不丹可分成2O個區,目前開發較好的是西區和中區,慢玩建議1O到15天。東區正在開發中,人煙較少,但極原始,若想西到東一次玩完(我下次會走這條線),建議18-21天。不丹行政區圖,請參考下圖。
 
Image result for map of bhutan
    
      *費用:不丹旅遊費用是國家公訂價格,除非遊客有特別的需求,例如一定要住極高檔的飯店,吃高檔餐廳,或者參加特別攝影團,就得另外再付差額。為方便起見,全以美金計算。
       淡季-12月1日-2月28或29日和6月1日-8月31日。日期算法是從抵達不丹國土當天到離開不丹國土的前一天(因飛機都是上午離開,當天無行程,故不算旅遊日),一天美金$200,其中的$6O元是繳給政府的旅遊稅-Royalty Charge. 只有一人成行,每天再多收$40元,即每天$240。兩人可行,每人多收$3O元,即每天$23O。行程超過9天以上,第8晚以後,政府會少收一半的稅,即每天可少付$30元,即第九天起每天$17O。三人以上不再另加費用,但旅行社會酌收單人房費用。若到不丹東區,因不丹政府正在開發東區,並鼓勵旅遊,所以不收旅遊稅,可每天減免$60。為方便起見,公式如下:
       一人成行: 天數x$240-$3O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0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兩人成行: 天數x$230-$3O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0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三人成行: 天數x$200+單人房費用(有些旅行社會酌收,可討論)-$3O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0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四人以上成行: 天數x$200-$3O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0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若有人想自己一人一房,則需酌收費用。
             旺季-3月1日-5月31日和9月1日-11月3O日。每人每天加收$50,即$250,其中交給政府的旅遊稅是每天$65,換句話說,即第九天以後的行程,每人可減少一半$32.50, 其它相同。計算公式如下:       
       一人成行: 天數x$290-$32.5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5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兩人成行: 天數x$280-$32.5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5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三人成行: 天數x$250+單人房費用(有些旅行社會酌收,可討論)-$32.5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5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
       四人以上成行: 天數x$250-$32.5x天數(第九天以後,不包括東區旅遊天數)-$65x天數(東區行程天數),若有人想自己一人一房,則需酌收費用。
       簽證費用: 每人$40元。
       小費: 無硬性規定,但有行情。導遊領隊$8-10/一天。司機$6-8/一天。10人以上團,則導遊+司機$10/一天。若有登山露營,廚師$8-1O/一天,其他人員$6-8/一天。到不丹旅遊不便宜,但絕對值得。
       中文導遊費用: $100/一天(全圑)
 
     *旅遊人數: 建議以四人最佳。費用較少,車子空位坐起來舒服。不丹都是狹窄的山路,人多車就得大,會車好驚險。車輛是以四輪傳動的休旅車為主,大多可坐8人,但考慮山路狀況,行李量和舒適度,還是以4人最佳。
 
     *國際機票,內陸機票和簽證:
      從臺灣飛曼谷:請自行購票,因要提行李轉機,請辦泰國簽證。從曼谷飛 Paro 可請不丹旅行社代購機票或上 Druk Air 的官方網站自己訂票 www.drukair.com.bt. 不丹內陸機票也可以在此網上訂。回程從 Paro 到泰國曼谷行李可請不丹航空公司直掛回臺,就不用在曼谷再提領一次行李。
      從印度轉機: 若要到東不丹玩,一定會在印度轉機,請一定要辦印度簽證。印度安檢十分嚴格,沒有簽證非常麻煩,可辦6O天的 e-visa. 網址如下: https://indianvisaonline.gov.in/evisa/tvoa.html
 
          內陸機票可以自己訂,也可請航空公司代訂,但費用得自己出,旅行社不付這筆費用。
 
      *貨幣使用: 美金最方便。不丹貨幣是 NU-努,用美金有幾種價差,最好是在銀行兌換。除了 Paro和 Thimphu 的店家可用美金交易外,其他地方都得換成 NU.百元面額的美金可換到1:70,百元以下的面額是1:66, 不管總金額,是看鈔票面額,一般商店是1:60, 所以帶百元大鈔兌換是最划算。印度幣500以下面額,可在不丹使用,不丹幣無法在印度使用。
 
     *網路: 不丹旅館都有網路,但不穩定,可以到當地買 sim 卡,包括4G網路,送訉息和打電話都很方便。100努可用很久,不用時要把網路關掉。用完可到附近商店充值
 
     *旅遊保險: 在不丹境內醫療是免費的,包括外國人,除了出動直升機救援,一次美金$5000元,若更嚴重則得送到印度治療,則需付費,所以請買醫療險,旅遊平安險和海外急難救助險。
 
     *行程和景點介紹: 地名請參考上面的不丹行政分區圖。所有行程也純屬個人意見,請和旅行社充份商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行程和天數。
     單純玩西不丹: Paro-Haa-Thimpu-Punakaha , 7-9天即可.
     西不丹+中不丹: Paro-Thimphu-Punakha-Gangtey-Trongsa-Bumthang-Paro-Haa-Paro.從 Bumthang 回 Paro 可搭飛機以節省時間。建議12-14天。     
     西不丹到東不丹或反方向玩回亦可: Paro-Haa-Thimphu-Punakha-Gangtey-Trongsa-Jakar-Bumthang-Mongar-Trashigang-Samdrup Jongkhar-Guwahati ( 印度)。這一段行程到達的機場和離開機場不同,請自己留意。建議18-21天。我尚未走 Bumthang 到印度的這條路線,行程是此次領隊建議,他來自東不丹。
 
      *景點介紹:我們此次只玩了 Paro 到 Bumthang 這段,再加上四天的登山露營,所以共待了18天,行程很鬆,很舒服。不丹是藏傳佛教大國,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是旅遊的重點。廟中供奉最多是釋迦牟尼佛,蓮生大師和不丹國王的締造者-Ngawang Namgyal. 再次強調,進入不丹後,所有行程和各餐點都可以和導遊商量,但已訂好的旅館無法更改,非常非常的自由和靈活。那我就將重要景點介紹一下。
 
Paro-帕羅,住宿旅館: Tashi  Namgay Resort. 
    帕羅是不丹王國西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帕羅宗的首府。位於帕羅河谷內,平均海拔2250米。帕羅曾經是不丹西部政治中心,並同西藏有著悠久的商貿關係,當地唯一的機場(帕羅機場)更是不丹唯一一座國際機場。

DSC00733.JPG

此次行程,先飛到印度,再轉搭不丹航空到 Paro-帕羅。劃位時,特別請地勤人員幫我劃在A-靠窗的位置,讓我可以遠眺喜馬拉雅群峰。不丹航空的機尾圖案就是國旗,不丹人民稱自己的王國是雷龍之地-The Land of Thunder Dragon.

DSC05829.JPG

機場建於此,是為了便於飛機的起降,在群山環繞下,讓這座機場名列世界最危險機場的第六位。從機場的停機坪上,可以一覽帕羅週邊美麗的景色。

DSC02157.JPG

@ Paro. Paro Dzong-帕羅宗。Dzong-宗是指喜馬拉雅山地區的一種佛教傳統建築風格,類似於城堡,要塞。宗的建築規模較大,外面有圍牆,裡面有庭院,寺廟,辦公場所和僧侶的宿舍。巴羅宗Paro Dzong:意思為寶石中的堡壘,曾是大西丘之前的舊國會所在,建在海拔2千多公尺溪谷之上的城寨,是不丹最堅固、最具戰略性堡壘曾受地震及大火的蹂躪,經過重修,才有今天的面貌,在此可眺望Ugyen Pelri王宮。宗寺的行政塔樓比宗教塔樓高出六米,由中央的天井向上看十分雄偉,迴廊上畫了許多佛祖的生平故事,畫工精細,叫人歎絕。又稱寧波宗Paro Rinpung Dzong,它是巴羅地區的行政、宗教中心,中央塔 Utsz 精緻的木工藝術堪稱不丹最美麗的景緻之一。

DSC05809.JPG

@ Paro Dzong. 這裡曾是戰爭之地,且居高臨下,整座城市在此一覽無遺,是座堅強的堡壘。

DSC05780.JPG

塔宗Ta Dzong:原是1641年蓋在山上的一座瞭望塔,外觀如一座圓筒形堡壘,現已改為歷史博物館. 

DSC05781.JPG

 @ Ta Dzong, 塔宗位於半山腰,是眺望 Paro 的好地點。

DSC00776.JPG

圖切宗Drugyel Dzong:不丹最古老的宗,一窺宗古老原始面貌,其中建於西元1647年的堡壘遺址,為紀念1644年戰勝西藏入侵所建。如果天氣晴朗,這裡是觀看不丹第二高峰珠穆拉裡雪峰(Jumolhari)的最佳地點。現因整修中,暫時封閉。

DSC00785.JPG

基楚寺Kyichu Lhakhang:相傳為西藏王松贊干布于西元659年所建,用於傳播佛教,
建寺已1300多年,為巴羅地區最古老的寺廟。據說不丹王國將在這一兩年內禁止觀光客到此
參觀。

DSC02016.JPG

@ Tiger Nest -虎穴寺。我就是被這座蓋在峭壁上的寺廟吸引而來到不丹!!!虎穴寺來回七公里,上升五百公尺,最高點是3119公尺。從觀景臺到寺廟共有八百多層階梯,是世界十大超級寺廟之一。裡頭有九座寺廟,以供奉蓮生大師為主,不丹人民一輩子都想拜訪一次的聖地。

DSC02050.JPG

@ Tiger Nest, 虎穴寺附近的山頭上還有許多修道院和禪修場所 ,並可在此欣賞到卓莫拉峰-海拔7300公尺的全㬌。

DSC01977.JPG

@ Tiger Nest, 步道休息處的轉經輪是用寶特瓶做的,再加上乘風的翅膀,有趣極了。

DSC06588.JPG

@ Paro, 三月到五月是不丹的花季。今年三月偏凍,所以花開得慢。以往三月初開放的桃花延後了兩個星期,恰恰讓我們碰上!

DSC06621.JPG

@ Paro, 導遊知道我們愛爬山,所以幾乎每天帶我們去走步道。不丹在群山之中,有走不完的步道😄 這條下坡步道就在帕羅宗後,適逢桃花盛開,春天乍到,景色怡人。

DSC06751.JPG

@ Paro, 射箭是不丹的國民運動,今日正好遇到兩隊在比賽,導遊停下車來,讓我們好好欣賞。摒氣擬神,等的就是一箭中的。

DSC06760.JPG

 射中靶時,隊友們會圍在一起唱歌跳舞,十分有趣。

DSC00786.JPG

 帕羅的傳統市集,有不少的農產品。當地主要以種植馬鈴薯為主,另有高麗菜和芥菜等冬季蔬菜。不丹人嗜吃辣,所以辣椒種類不少。水果以香蕉和柑橘為大宗。

DSC00758.JPG

 我們的旅館很棒,建築裝璜都極有特色。

DSC00760.JPG

 餐廳還有酒吧,氣氛不錯。

DSC05768.JPG

 從住宿旅館望向帕羅,是拍照的好地點。

Haa Valley- 山谷 住宿旅館:Tenzling Resort      

      哈是不丹二十個宗(dzongkhag)之一,地處不丹西部,首府哈阿(Haa),是不丹人口第二少的宗喀。哈阿河谷是一個南北走向非常狹窄的河谷。主要的農作物是小麥及大麥,其次就是米、馬鈴薯、辣椒、蘋果等等。除此之外,農民還會飼養犛牛、牛、雞、豬及馬。哈阿森林覆蓋率高達78%,林木業成了當地重要的經濟產業。哈阿Haa(讀音:"hah"),古代名字為Has (讀音:"hay"),暗示神秘的隱蔽。哈阿河谷也被稱為隱蔽的大米河谷。2002年,哈阿河谷對外國旅客開放。

DSC06691.JPG

@ Chele La Pass 位於帕羅到 Haa Valley 的路上,海拔3988公尺,是不丹境內最高的山路之一。山愈高,景愈美呀!!但也好冷啊!!

DSC06692.JPG

 路旁停了輛小貨車,內有暖胃的稀飯,熱騰騰的微辣,喝完整個人身子都暖了起來。

DSC06701.JPG

@ Chele La Pass ,哈谷在望。前面有三座山圍繞著,由左向右代表著力量,慈悲和智慧。

DSC06723.JPG

 Lhakhang Karpo-白色寺廟,是一座古老的寺廟,現也是修道院。據說藏王松贊干部在西元七世紀時送出黑白兩隻鴿子尋找建廟地點,白鴿落在此,所以便在此建立了寺廟。現今所見的寺廟是經過整修的。

DSC01905.JPG

 村內的山頭有著類似一匹馬頭的圖形。

DSC01907.JPG

@ Juneydrak Hermitage, 是座懸崖上的小寺廟,整個上坡約一個小時.

DSC01917.JPG

因進入寺廟的山路峽窄,需手脚並用或拉著繩索上山,有點小刺激。

DSC01922.JPG

@ Juneydrak Hermitage, 小寺廟裡供奉著瑪吉拉準,是藏傳佛教著名的女性密宗師。現在廟中有一位修行者住在裡頭,已超過兩年。

DSC01876.JPG

@ Haa Valley, 在不丹旅遊,導遊會問遊客有沒有興趣去當地的農家吃飯或過夜,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很有趣的經驗。

DSC01879.JPG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進入當地人的民宅,廚房和餐廳在三樓,中間有座用材火燃燒的暖爐。整理得相當乾淨。

DSC01881.JPG

 糌粑,就是我們的麵茶,炒過的麺粉。

DSC01882.JPG

 五穀爆米花,又脆又香。

DSC01883.JPG

 將以上兩樣東西加入酥油茶,實在是好好喝呀!但因易有飽脹感,所以不敢喝太多。

DSC01885.JPG

不丹冷,濕氣重,所以食物偏辛辣口味,幾乎每道菜都辣,但好下飯呀!!其中的洋蔥辣炒高麗菜,就讓我扒了三盤飯呢!!

DSC01890.JPG

@ Haa Valley, 農家的女主人去學校參加懇親會,輪到男主人下廚,菜也燒得很好呢!!

Thimphu-廷布,住宿旅館:Bhutan Suites

    廷布位於不丹西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高處於2,400米的盆地之中,瀕臨旺河河谷(Wong Chu),1962年,正式成為不丹首都。廷布最早建設於13世紀,不丹宗教之父帕久·竹貢西博(Phajo Drugom Zhigpo)喇嘛在此處修建了小寺廟。1641年,沙布東一世阿旺·納姆加爾將寺廟改建為一座較大的城堡。廷布原有的大部分建築均毀於火災和地震,後經過多次重建,特別是1961年重新修繕扎西卻城堡之後,廷布才有了迅速的發展。自1955年以來,廷布一直是不丹王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不丹的王宮、議會大廈、高等法院、陸軍總部、警察總部、中央寺院、政府首腦機構和其他重要部門都坐落在廷布。

DSC00991.JPG

@ Thimphu-廷布。不丹的旅遊業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來源,因此對旅遊品質有極嚴格的要求。付費而來的旅客,一定得住在三星級以上的飯店,所以我們下褟的旅館都有著無敵的美景。廷布是不丹的首都,也在群山之中,晨曦中的山頭時常雲霧瀰漫。

DSC00992.JPG

 @ Bhutan Post Office Headquarter-不丹郵政總局的建築風格是傳統的喜馬拉雅山藏傳佛教式,寬濶的充滿彩繪的正面和入口。郵局內有紀念品店,還可以把你喜愛的照片做成郵票貼在明信片上寄出去。

DSC00997.JPG

@ Memorial Chorten, 三世國王的佛塔。不丹國王是世襲制,現已傳到五世。三世國王因處理國政,積勞成疾,在44壯年即因病過世,因此其母親在此建立了一座紀念他的佛塔,現已成了觀光客到廷布必訪之處。

DSC05846.JPG

@ Memorial Chorten也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不丹人民禮佛極誠,此行讓我有著許多的感動。

DSC01009.JPG

 @ Buddha Point,  這裡有一座號稱世界最大的釋迦牟尼佛神像矗立在此,是由泰國和新加坡信徒們捐贈興建的。

DSC01036.JPG

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ly:外觀似喇嘛廟,內部也布置如佛堂(供蓮花生大師),全館共有4層,一、二層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藏書(經書),全是七彩包裝排列得整整齊齊,一般人不可翻碰(與一般圖書館不同),也不允拍照。最上層則完整的保存不丹的文學史料。並非觀光點,非有事先申請許可不能參觀

DSC01038.JPG

 @ Jungshi Handmade Paper Factory, 傳統手工製紙廠。不丹有種野生植物稱為 daphne-瑞香,樹皮可用來製造成傳統的宣紙。

DSC01039.JPG

 樹皮得先浸軟,再煮過,然後撕成一小條一小的,綑成球,再打成漿,全部手エ製作。

DSC05888.JPG

 工人們技術好好,可以把溶於水中的紙漿透過篩網一篩,就變成薄薄的一張紙了。

DSC05879.JPG

 紙成品。大都銷往日本,是上等的宣紙。

DSC01050.JPG

 在不丹要試試的 Hot Stone Bath-熱石浴。是利用燒熱的石頭來加熱,將石頭的熱和礦物質流入水中,具有療效。此法是根據藥師佛的研究而來。石頭只能用兩次就會因裂開而無法再使用。

DSC01051.JPG

 水中㑹放入藥包,可以讓人更輕鬆舒暢。我們是去農家所經營的,利用天然泉水,一人1000 NU.不丹農村家中不用浴缸,所以會在工作完後來此泡湯。後來我們知道水沒有換過,有點驚嚇😧 但泡完真是好舒服呀,全身暖呼呼的。

DSC01055.JPG

 準備登上法久頂,在登山口上所見到的負責運送物資上山的驢子正在吃早餐,口上套著食物袋,可愛極了。

DSC01188.JPG

@ Pha Dojing-法久頂。法久頂在廷布附近的山頭,山上林立著十數間的寺廟和修道院,海拔3640公尺,也是俯瞰廷布的好據點。今日來回走十公里,上升高度1400公尺。因大雪初融,滿地泥濘,上山困難度倍增。但山頂上美景無限,值得!!

DSC01111.JPG

@ Pha Joding, 法久頂上的修道院。此修道院建於13世紀,目前有8O位年輕的僧侶。我們攻頂時,正好遇上他們午餐時間,這些年輕僧侶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享受讀經外的閒遐片刻。

DSC01203.JPG

@ PhaJoding, 目前寺廟正在整修中,斑駁的白牆滿是歲月的痕跡。不丹建築中的彩繪是一門極美的藝術,牆柱,門廊,拱頂,簷壁,每筆都是手繪!!

DSC01219.JPG

 從另一條路下法久頂,景色真美呀!!

DSC05870.JPG

@ Tashichho Dzong-大西丘宗,梵文意為"光榮信仰之堡",建於13世紀。是不丹的夏天首都。國王的皇宮也在附近,但規模極小。

DSC01241.JPG

@ Tashichho Dzong, 大西宗丘曾在二十世紀初因地震和大火而嚴重毀壞,復建後成了不丹王國主政和國會議事場所。

DSC01251.JPG

@ Tashichho Dzong, 修復後的大西丘宗十分華麗。夏天時,不丹的宗教領袖 Druk Desi 會帶領眾喇嘛在此做研修,故稱為夏都。現只在下午五點半後對觀光客開放中庭以及其中的一間廟宇,安檢十分嚴格。

DSC01253.JPG

@ Tashichho Dzong, 白牆,木窗是不丹建築的特色。穿著暗紅袍的喇嘛和寧靜聖潔的白牆成了強烈的對比。

DSC01281.JPG

@ Transitional Painting School-傳統藝術學校。類似於我們的技職訓練中心,畢業時給予證書。

DSC05909.JPG

所有學習內容均和佛教文物有關,有雕刻,繪畫,刺繡,泥塑,編織,縫紉等等。而且都得按照傳統技法來做,無創作空間。

DSC05899.JPG

 廷布的街景。

DSC05898.JPG

 不丹唯一的人肉紅綠燈就在廷布,每小時交接一次,千萬別錯過。

DSC05931.JPG

 傳統菜市場,很大呀!!

DSC05926.JPG

 本地蔬果區,各區均分門別類,還有進口蔬果區和穀物區。整座市場非常的乾淨。

DSC05924.JPG

 犛牛起士,不好吃呀!

DSC05927.JPG

 很像臺灣的過貓。

DSC00977 - Copy.JPG

 我們在廷布的旅館是此次旅行社的關係企業,房間外有著很棒的景呢。

Punakha-普那卡  住宿旅館:Drubchhu Resort     

         普那卡是不丹普那卡宗的首府所在地。普那卡是不丹王國的古首都(1955年政府遷都廷布),位於中北部,海拔1300米。據說蓮花生曾經預言說:「一位名叫南結的人將在臥象形狀的丘陵建立城堡」,在17世紀夏仲阿旺南結(Zhabs-drung ngag-dbang rnam-rgyal)來到了普那卡,發現有一座丘陵形狀與臥象十分相似,並在象鼻尖(丘陵的最低處)修建了城堡,應驗了千年前的預言。臥象陵處於城堡的後面。

DSC05939.JPG

@ Dochula Pass, 不丹共有二十個省,省和省的公路分水嶺稱為 PASS, 一般都是以佛塔為主。Dochula Pass 是從廷布到普那卡間的分水嶺,也是最漂亮的一個。

DSC05934.JPG

@ Dochula Pass, 共有1O8座佛塔,位於海拔3140公尺的高山上。天氣好時,可以眺望喜馬拉雅群山。108 座佛塔是為了紀念在2003年與印度阿薩姆叛亂分子作戰中喪生的不丹士兵。佛塔共分三層,最下層有45座,中層36座,上層27且圍繞主佛塔而建。每座佛塔內都有個坑,放著佛像或佛教信物。

DSC06030.JPG

@ Punakha Dzong-普那卡宗。普那卡宗在不丹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是由第一位統治不丹的領袖-拿㕵喇嘛-Shabdrung Ngwang Ndamgyal 於1637年建立而成。最大的特色是建於兩大河流-父親河( Phochu)和母親河( Mochu)的交會處。不丹人相信,兩條河或兩條路的交會處即是聖靈集中地。也是現今五世國王的結婚大典之處。

DSC06073.JPG

@ Punakha Dzong, 現今的普那卡宗是修復過的,因藏傳佛教徒有用酥油燈的習俗,所以常常引起大火。宗內收藏著不少佛教手稿,宗教畫像以及宗教名人畫像。此處地勢較低,夏季氣溫較高,也成了宗教領袖夏日行宮。

DSC06037.JPG

 在普那卡宗的後面有一座不丹最長的橋橫跨在父親河-Phochu 上,長160公尺,兩邊掛滿祈禱旗,主要是給鎮上河另一邊的當地人使用。

DSC06020.JPG

@ Punakha, 今日要健行到附近山頭的一座佛塔-Khamsum Yulley Namgyal Chorten. 全長來回3.5公里,上升高度200公尺。沿路風景十分優美,有著許多傍山而建的梯田。三月種植馬鈴薯,六月種植水稻,十月收割。

DSC05954.JPG

@ Punakha, 不丹其實是母系社會,女人的社經地位很高,而且是主要的勞力來源。法律和傳統是極為保護女人的,家中的資產有75%由女人所擁有,地位比男人和兒子高。這位女士一大早背著竹簍去挑牛糞便,以便當農田堆肥。牛在不丹是主要經濟作物,最主要以取牛奶,耕田為主。不丹人民不殺生的,所有魚肉製品全部仰賴進口。

DSC05986.JPG

@ Punakha, 不丹的野生芭樂,個頭極小,果實微澀,但籽粒清甜。

DSC06022.JPG

@ Khamsum Yul-le Namgyal Chorten. 寺廟建於1990年,是四世皇后母親籌資興建,獻給國王,並替全不丹人民祈福。

DSC06029.JPG

 夏天水流湍急時,泛舟會更刺激。

DSC06065.JPG

@ Talo Monastery - 塔洛修道院內的菩提樹被細心鄭重的維護著。修道院成立於1767年,現有約一百多位年齡7-25歲不等的僧侶。

DSC06109.JPG

@ Punakha, 田園中的佛塔以及白色的祈福旗。在不丹可以看到好多插在路上和田梗的白色祈福旗。白色代表用通過佛學淨化負面的業力來獲得好運。彩色的為五色旗,白,藍-健康和長壽,黃-戰勝障礙,紅-實現願望,綠-同情慈悲。

DSC06110.JPG

 從旅館走一段路要到一座很特別的寺廟-Chimi Lhakhang,途中會經過一座村莊,這座村莊最大的特色就是牆上有著許多男人陽具的各式繪畫和手工藝品,因為建立山上寺廟的僧侶-Drukpa Kunley, 他認為獨身並不是開悟的必要條件,並推展以男性陽具畫並把陽具雕像放在屋頂上以驅走邪靈而受到讚譽。這個手工木雕陽具做成的不丹航空飛機還真有創意。

DSC06114.JPG

 這座寺廟因 Drukpa Kunley 而知名,建於1499年。在他的推廣下,男性的陽具被稱為火焰智慧的霹靂,他也被稱為生育聖人。由於此因,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婦女來此修道院祈求受孕。

DSC06123.JPG

王地WANGDI PHODRANG:全名王地頗章,簡稱王地,位於莫河與唐河匯合處,為宗政府所在地,曾有幾個世紀是不丹最有權力的宗,市內有著名的庫楚拉寺和江珠寺。

DSC06125.JPG

@ Punakha, 不丹山區有許多野生的大麻,像野草般多,政府並不禁止使用,但不準提煉。我的導遊說,他們讀書時還有燒大麻日,就是找一天,全部學生出動砍大麻,然後集中起來燒毀。

旺杜波德朗宗-Wangdue Phodrang Dzongkhag 住宿旅館: Hotel Dewachen

    旺杜波德朗宗Wangdue Phodrang Dzongkhag:地處中部,是不丹二十個宗(dzongkhag)之一,首府為旺杜波德朗。1638年,旺杜波德朗城堡及城堡外的市集以旺杜波德朗為命名。城堡選址已經考慮了被南方入侵的因素。因為在選址期間有位名「旺迪」(Wangdi)的男孩在河邊玩耍,所以該城堡也被稱呼為”旺迪的皇宮”.

DSC06136.JPG

@ Gangteng Monastery, 修道院建立於十六世紀,因為和不丹王朝統治者有關聯,所在不丹的佛教歷史上有著極重要的歷史意義。修道院經過大規模的整修,建築十分有特色。

DSC06160.JPG

@ Gangtey Valley. 我們今日要走到 Phobjikha 山谷,約8公里,沿路經過一座特別的佛塔牆。在不丹,看到佛塔牆一定要往左走,即順時針方向。

DSC06178.JPG

@ Phobjikha Valley, 這座山谷是U型的冰川谷,有充沛的水資源,並且是不丹黑頸鶴在青康藏高原冬季的棲息地。黑頸鶴已被列入全球瀕臨絕種的動物,我們在遠處看到了一群,約十來隻,已被劃為保護區,由皇家自然保護協會管理。

DSC06188.JPG

 這條步道十分好走,村莊屋子的建築結構和西部略有差異。但黃色和白色的牆在大自然下極搶眼。
Trongsa-通薩,住宿旅館: Yannkhill Resort

    通薩(Trongsa),也譯為同薩、洞薩,是不丹王國中部的一座城市,也是通薩宗的首府。位於不丹通薩河畔,平均海拔2286米。通薩是不丹皇室的祖居地.

DSC06350.JPG

@ Trongsa Dzong, 通薩宗是不丹最大也是最長的宗教堡壘,位於不丹王國的地理中心。最早的小寺廟建立於1647年,而後一直擴建。也是現今不丹王朝國王皇氏起源地,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DSC06290.JPG

@ Trongsa Dzong, 現在的通薩宗是通薩區政府的行政中心,也是座有名的修道院,約有二百多名僧侶,是冬天的修道院,夏季因較悶熱,僧侶們會搬到 Bumthang. 此處也有座著名的印刷廠,被不丹政府列入教科文組織。

DSC06277.JPG

@ Trongsa Dzong, 通薩宗因一直擴建,所以是一棟建築挨著另一棟建築毗鄰而建,故有著極深的長廊,很適合用長鏡頭壓縮拍照。照片中是我們的導遊 Toby 和司機 Karma 正在研究他們拍到的照片,也成了我入鏡的好題材。

DSC06335.JPG

@The Royal Heritage Museum (Tower Of Trongsa, Ta-Dzong)- 皇家歷史博物館。在通薩宗的附近山上有一座瞭望塔可以俯瞰通蕯,現在已成為了一座博物館。共有五層樓,展覽物以佛教藝術和皇家紀念品為主。

DSC06326.JPG

@ Trongsa, 不丹的卡車受到鄰國印度的影響,裝飾得好特別。

Bumthang-布姆唐 住宿旅館: Rinchenling Lodge   

        布姆唐宗是不丹二十個宗(dzongkhag)之一,布姆唐(Bumthang)在不丹語中代表美麗的田園。Thang即是「田園」或者「平地」,而Bum則是「聖水」bumpa或者「少女」bum的簡稱。宗內有很多古廟及聖地,歷史非常悠久.布姆唐宗有四個主要山谷Ura、 Chumey、Tang及Choekhor(又稱呼為布姆唐谷)。當地樹林多達670,652公頃,覆蓋率達66.7%。布姆唐宗盛產蕎麥、奶製品、蜂蜜及蘋果,當地出產的蘋果汁跟蜂蜜都很有名。

DSC06355.JPG

@Lhodrak Kharchu Monastery,這座修道院是不丹最負盛名的佛教大學之一,現有四百多位僧侶,建於1972年。

DSC06385.JPG

@ Lhodrak Kharchu Monastery, 今日來到 Thimphu 的修道院,剛好碰到難得的大法會,由不丹知名的仁波切主持。我對這些德高望眾之士一概不知,但看到導遊和司機虔誠興奮的模樣,就知道機會難逢。

DSC06366.JPG

@ Lhodrak Kharchu Monastery, 朗朗的誦經聲伴隨著鼓聲,全用梵文。

DSC06368.JPG

。@ Lhodrak Kharchu Monastery, 誦完經會奉上酥油茶和餅乾,連在旁的民眾也都有一份。

DSC06380.JPG

@ Lhodrak Kharchu Monastery, 除了擊鼓,還有儀式中專用的吹奏樂器,十分精美。

DSC06419.JPG

@ Jambay Lhakhany, Lhakhany 是寺廟或聖者所在地。這所寺廟是藏王松贊干布於西元659年所建的108間寺廟之一。

DSC06476.JPG

@ Jakar Dzong-建立於十六世紀,據說當時一群喇嘛和長老想要將位於布唐姆東部的堡壘遷移,正在討論時,一隻被認為是佛教信物的烏停在現址,所以此處被選為新的堡壘地點,曾在多次戰爭中扮演了重要的防禦角色。現在做為布唐姆的行政中心。

DSC06438.JPG

古傑寺Kurjey Lhakhang:在8世紀蓮花生大師來到卜姆當並進行閉關山洞修行打坐,
圓寂後並把身影銘印於岩石上,另由柺杖自生聖樹以及五層樓高的蓮施大雄寶殿;
可以在此廣修供養、供燈、消災、祈福儀軌唱誦。

DSC06466.JPG

淡心寺Tamshing Lhakhang:它是十萬空行母所蓋蓮師佛像聖地,也是最重要的寧瑪寺廟之一。
它於1501年由Terton Pema Lingpa伏藏師白瑪林巴及Khandroma(女天神)蓮花生大師的化身的協
助建成,由內壁上有非常古老的宗教繪畫、還有的Pema-Lingpa 自己畫的的原始未復原圖像。

DSC06487.JPG

 小小的水壩,建得像佛塔,裡面是水車。

DSC06495.JPG

Könchogsum Lhakhang,原建於8世紀。今日所見的寺廟是在水災後重建過的,十分的富麗堂皇。恰巧遇到大法會,我們都得到大喇叭的祈福,十分開心。

DSC06509.JPG

門巴錯 Membar Tsho(火焰湖):藏有8世紀的蓮師聖像,蓮花生大師在世時,有感於末法時期
眾生難調。於是在各地以地/水/火/風 等方式,將必需流傳於後世的"法寶"隱藏聖地,並囑
附有音源的地子們於適當時機取出,此法寶稱之為"伏藏"。能取出法寶的成就者稱為取藏師
。燃燒湖即是蓮師伏藏聖地之一.

DSC06535.JPG

@ 往 Ura Valley 的路上。 Ura Valley 是布姆唐四大村落之一,我們今天又要去走步道了。今日天氣甚好,沿路看到美景就停下拍照。

DSC06547.JPG

@ Ura Valley 路上,居高臨下,村落就在不遠的群山腳下。

DSC06565.JPG

@ Ura Valley, 全長約三公里,都是下坡,所以很好走。整個山坡插滿了祈福白旗。

DSC06566.JPG

 @ Ura Monastery, 在1986年時重新在已幾近毀壞的舊修道院上建立了現今的寺廟,供奉蓮生活佛。

DSC06573.JPG

@ Ura Valley, 再過幾星期,桃花,梨花,蘋果花接連開放,這村莊一定會美得不得了。

   * Druk Path Trek, 是不丹很有名的一條建行步道。本來計劃走上五天四夜,但被三月初的一場大雪打亂行程,成了二天天夜的建行。我們只準備了睡袋,其他所有的登山露營用品全由旅行社準備。司機將我們的大行李先載到健行完後的旅館,其他每日用品就交給驢子和馬了。除了導遊跟著我們外,尚有一位廚師負責煮三餐,還有一位馬伕和兩位幫手紮營,處理雜事。我們們任務就是走路😁  

   第一天:從布羅走到Jele宗,共十公里。吃完早餐後,先搭車到國家博物館,海拔2487公尺,從此開始健行的行程。要穿過松樹林來到 Jele宗(3490公尺),Jele宗已大部份傾圯了,這座廟有尊極著名的釋迦牟尼佛雕像。 

DSC00796.JPG

 司機先載我們到集合地點和隨行的廚師及幫手們碰面,並將我們這兩天需要的物品交給馬伕。旅行社會提供登山杖。我們只帶個小背包和相機。

DSC00819.JPG

 前晚的雪下近一呎深,走起來腳像陷入棉花般,増加不少行走的難度。

DSC00842.JPG

 背負著我們露營所需的馬匹。

DSC00847.JPG

 午餐時間到了,幫手泡奶茶和準備飲料。

DSC00853.JPG

 中餐是早上的餐廳準備的放在保溫筒內,我們就地野餐。

DSC00855.JPG

 我們的馬隊。最前面戴著飾品的是領導者,脖子也會有掛鈴。

DSC00860.JPG

 快到營地了,今日幾乎都是上坡。雖然空氣冷冽,但天好藍呀!!

DSC00866.JPG

 山的另一端就是 Jele宗,也是我們明天要去拜訪之處。

DSC00897.JPG

 幫手們已經幫我們架好帳篷了!!真感激。

DSC00901.JPG

 廚師在準備我們的晚餐,這也是他們晚上睡覺的地方。

DSC00905.JPG

 能在荒郊野外吃上這麼好吃又是現做的熱騰騰的食物,好幸福呢!!

DSC00947.JPG

 帳篷有兩層,保暖效果好。旅行社準備了墊子,毛毯,枕頭,睡袋,還有熱水袋。

DSC00948.JPG

 我們的簡易馬桶,既可愛又環保😁😀

    第二天:從Jele宗到 TSALUPANG, 約十公里,除了從營地到 Jele 宗是上坡外,其它都是下坡,十分容易走。這是一段濃密的松樹林加上高山杜鵑林,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脈。

DSC00909.JPG

@ Druk Path Trek, 途中經過的 Wall Stupa-佛塔牆。由數十個小佛塔圍成牆,上有許多經文,不丹人民會順著時鐘方向繞著牆走,祈福祈壽.

DSC00917.JPG

@Jele Dzong, 位於3490公尺高的山上,建於十六世紀,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寺廟中只有少數僧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DSC00920.JPG

這位年輕喇嘛很小就出家了,也不會說英文,但我好喜歡他臉上的寧靜與詳和。

DSC00923.JPG

 進人寺廟之前一定要脫鞋,脫帽以示尊重。導遊非常虔誠的把門口的焚香往身上送,以去掉雜念。此行的兩位導遊和司機,他們不知同樣的行程走了多少回,但誠敬之心絲毫並曾減少,令人動容。

DSC00931.JPG

 不丹農人畜養的犛牛,是很好的牛奶製品的夾源。毛也是重要的編織材料。

DSC00935.JPG

 愛爬山的山友,享受的就是山上遼濶的景吧!

DSC00941.JPG

 這隻可憐的母狗,很老而且全身病,瘸著一條腿,從第一天爬山就跟著我們,廚師和導遊都會餵她。不丹因不殺生,流浪狗十分的多。

DSC00943.JPG

 瑞香花開了,就是這種植物的樹皮可用來製造傳統的紙張。

DSC00965.JPG

@ Tsalupang, 第二天走了近十公里,營地前是所小學。朝會升旗之前,所有的小朋友皆在庭院中玩耍,並沒有早自習。看著在晨光中跳著格子的小朋友,彷彿回到了童年。

DSC00966.JPG

 學校老師只有數位。在不丹,老師是極被尊重的行業。

DSC00970.JPG

 朝會時間,全部學生集合聆訓升旗。我們的登山露營行程也在此結束。     

    Paro Tshechu(節日)是不丹年度最大的宗教慶典之一。它自17世紀以來每年三月舉行一次。當時不丹國的創始人Zhabdrung Ngawang Namgyel和Ponpo Rigzin Nyingpo在1644年在Paro Dzong 一起發起了這個節日。這個為期5天的節日分三個部分舉行 - 節日前一天的節前儀式是在Paro Dzong內舉行,剩下的4天是節日的主要慶祝活動. 它提供見證不丹人豐富的文化,歷史和宗教的最佳機會。讓您與不丹人民保持密切聯繫,深入了解不丹的生活,信仰等。在Tshechu期間,舞蹈由僧侶和人民來進行。Tshechu是一個宗教節日。這也是一年一度的社交聚會,人們聚集在一起,穿著亮麗的服裝,歡喜快樂。我們剛好碰上慶典,也開開心心的穿上不丹的傳統服飾來體驗一番。

DSC06786.JPG

Paro Tshechu-帕羅慶典,是不丹最有名的節慶之一,連不丹國王都親臨現場,在每年三月時舉行。我們有幸參加,感染了不少節慶的氣氛。活動中有不少帶了面具的舞蹈,是極具傳統氣習的表演。

DSC06798.JPG

帕羅宗的中庭擠滿了參加慶典的人們,演奏的僧侶們則在三樓高的看臺上吹奏著不丹的傳統樂器.

DSC06814.JPG

表演的盡情表演,觀眾們也很投入呢!!

DSC06856.JPG

男人則穿上 Gho, 是一片及膝的長袍,腰部綁上腰帶。腳上則穿上黑色至膝的長襪,搭配皮鞋。在進入重要場所或參加活動時,還得披上白色的圍巾- Kabney 以示隆重。

53821040_10157089525207829_98658796108251136_o.jpg

Kira 和 Wonju 是不丹女人的傳統服裝. Kira 是橫條紋或是格子狀到腳踝的一片裙,Wonju 是肩膀極寬且鬆的上衣。劉嘉玲和梁朝偉的婚紗照也曾在此取景。

*其他特色:

DSC06158.JPG

 繪製曼陀羅,這是非常細膩耗時的工作,因此成品售價高,但張張都是藝術品。在不丹的建築物上也被大量的運用。

DSC06399.JPG

 小雜貨店,這些雜貨店的店面很小,但幾乎什麼都有一些,像極了我們的便利商店。

DSC06488.JPG

 用泥土做成的小佛塔,是一種供獻品。在不丹各處均可見到。

*不丹的酒:我酒量並不好,但愛入境隨俗品嚐當地的酒和食物,這是旅遊貼近當地文化中一件很有趣的好方法。

15258950_553628771500610_4530871286720626688_n.jpg

 Takin 是不丹國寶動物"四不像" ,也是左邊這款紅酒的名稱。此款酒極甜,喝起來極像梅子酒,因為太甜了,所以我後來加上 whiskey 一起喝,味道好多了。右邊是桃子白酒,味道也稍稍偏甜。

1518078189.jpg

 不丹的國民 whiskey-Bhutan Highland Grain Whiskey.好喝!!不嗆不辣,略甜,是由各種穀物混合製造而成。在不丹商店中到處可見,還有小瓶裝,送禮㩦帶方便。

k5-whisky.jpg

 另一款威士忌取名 K5,是為紀念不丹現今五世國王登基的酒。而這款威士忌更是第一個在不丹國內混合和裝瓶的威士忌。傳說是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座古老釀酒廠內發現了古老的配方,而開始在不丹的釀酒廠組裝。這座釀酒廠實際上是不丹陸軍福利項目的一部分,銷售的部分資金用於幫助退伍軍人。這款威士忌超好喝,入口極順。不丹人喝威士忌是加水不加冰塊,沖淡了好多威士忌的味道呀!!

IMAG0288.jpg

 農家中自釀的米酒-Rice Wine,裝在具有裝飾竹編的竹筒內,已稀釋過,好好喝,像日本清酒和臺灣小米酒的味道。切記,後勁十分強!!喝了四杯後,當場沒什麼感覺,但三十分鐘後開始有暈眩感,所以好酒的確不可貪杯😂 一般商店並無販賣,可請導遊帶去農家試試。

Druk11000_Beer.png

不丹啤酒種類不多,從虎穴寺下來時,我嚐了 Druk 11000, 口味類似臺灣金牌啤酒,但淡一些,比海尼根濃些,屬於淡啤酒。但也極易入口。我發現不丹各種酒類都偏甜了些。

 *不丹特產:

DSC06058.JPG

accaface-ada4-48ad-b47f-45adf0eb9da7.jpg

 不丹的蜂蜜好有名,到處買的到,最好的品質在 Bumthang, 買來當扮手禮是不錯的選擇。

fruit-jam-jelly.jpg

line_1553778913011.jpg

 不丹盛產高山水果,所以果醬也有名。產地也以 Bumthang 最棒。上圖是我買來帶回的李子醬,最好的是農家自產自製的梅子醬。

DSC00946.JPG

Doma-檳榔。不丹人民超愛吃檳榔的,男女皆吃。據說檳榔是佛教供奉時不可或缺的聖品,佛教高僧認為吃檳榔可治病,而不丹人民則是因天氣太冷而嚼檳榔,有發熱作用。連現今皇后心血來潮也會嚼上幾顆😣

DSC05930.JPG

DSC05818.JPG

 不丹人以米飯為主,用手吃飯。紅米為本地產,價格比白米高,但營養成分也較高。口感略似胚芽米,多嚼幾口甜味就會出現。

DSC05924.JPG

DSC05823.JPG

 不丹人每天每餐必備的 chily cheese, 就是牛起士加上辣椒。我們的導遊和司機只要有紅米配上 chily cheese 就彷彿在天堂上,不丹是嗜辣者的國度呀!!

DSC06505.JPG

 不丹的起士也很有名,起士狂可以買來當扮手禮或自用,產地仍以 Bumthang 為最大宗。

DSC06727.JPG

 犛牛乾起土,超硬!!!放一小塊在口中,要一個多小時才會慢慢融掉。據說有驅寒的作用。

shutterstock_112100834_potatoes_news_featured.jpg

 不丹盛產各種馬鈴薯,也是主食之一。可請導遊帶去餐廳時,請求他們用新鮮馬鈴薯來做炸薯條,保證會是你這輩子吃到最好吃的。

DSC05906.JPG

DSC05907.JPG

 Kira 和 Wonju 是不丹女人的傳統服飾。Kira 是裙子,以棉花為主,上衣是絲質的 Wonju, 一般整套價位在美金三十元左右, Thimphu 的選擇種類和樣式最多。一般上衣裡面會再搭上一件單色的絲質襯底,胸前配上別針。

DSC06463.JPG

巾控在不丹必買,質好,樣式漂亮,價錢驚人的便宜。這是手工編織的棉圍巾,美金五元左右,質感極好,一下子就敗了好幾條。最適合購買地點在 Paro.

* 後記: 

       在不丹旅遊可以做到輕鬆和放鬆,而最值得看的風景是人文。我旅遊時很喜歡和當地的人聊天和互動,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理念。不丹人民在環山之下,先天條件並不佳,但多數人民勤奮愛國,樂天知足。自從2O08年施實資本主義後,不丹大都市 Thimphu 的生活也愈加辛苦,和其他世界各大都市一樣,生活消費高,謀生不易,因此有許多年輕人到世界先進國家像澳洲,紐西蘭打工,存夠了錢再回鄉買地蓋房子當出租房。農村也面臨了年輕人外流的現象,重要エ程也引進了不少印度勞エ,整個國家正在轉型當中。希望在資本主義下的不丹,別失去那股真和善。

 

 

 

 

文章標籤

chien7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